[發明專利]多層耐火磚爐墻結構的高爐爐缸侵蝕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54516.1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056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賀林;倪文波;李春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C21B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1117 | 代理人: | 伍賢喆,朱麗琴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層 耐火磚 結構 高爐 侵蝕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多層耐火磚爐墻結構的高爐爐缸侵蝕預測方法,爐缸側壁內布置有若干組熱電偶,每組熱電偶中所有熱電偶的連線與所處爐缸側壁的軸線垂直,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S1:工藝參數γ,選取一組熱電偶,并在該組熱電偶中任選出一對熱電偶,設該組熱電偶的連線與侵蝕凝固線的交點為當前所計算的侵蝕凝固點,計算出該侵蝕凝固點的取值區間(A,B);
D0=ΔT內×D外/ΔT外+D外
ΔT內=Tmax-T內,ΔT外=T內-T外
其中:T內為該對熱電偶中靠近爐缸內側的熱電偶測到的溫度,
T外為該對熱電偶中靠近爐缸外側的熱電偶測到的溫度,
Tmax為高爐爐缸內熔化鐵水的溫度,
D外為該對熱電偶的間距;
計算出的D0為侵蝕基準點與靠近爐缸外側的熱電偶的間距,結合工藝參數γ,得到侵蝕凝固點的取值區間(A,B),A=D0-γ+H,B=D0+γ+H,H為靠近爐缸外側的熱電偶與爐墻邊界的間距;
S2:根據導熱系數將該組熱電偶所處的爐缸側壁分層,導熱系數相同的為一層,共分為n層耐火板;
S3:設定偏差閾值條件,在取值區間(A,B)內任取一點作為假設侵蝕凝固點,通過該點的位置反算一組熱電偶中各個熱電偶的溫度計算值,并將溫度計算值與實測溫度值相比較,當比較結果滿足偏差閾值條件時,即認為該點為侵蝕凝固點;
S4:將每一組熱電偶都利用S1~S3進行計算,得到各組熱電偶對應的侵蝕凝固點,將所有的侵蝕凝固點擬合得到侵蝕凝固線;
所述步驟S3中設定的偏差閾值條件為,當偏差同時滿足約定條件ER1<α,ER2<β時;其中α,β為設定參數,則認為本次選取的假設侵蝕凝固點為侵蝕凝固點;否則重新在取值區間(A,B)內選取,直到滿足約定條件為止;
其中,Ti計算為第i個熱電偶的溫度計算值;
Ti實測為第i個熱電偶的實測溫度值;
N為該組熱電偶中的熱電偶總數量;
所述熱電偶的溫度計算值的具體計算方式如下,該被計算溫度的熱電偶位于步驟S2中所分的第m層耐火板中,假設的侵蝕凝固點位于步驟S2中所分的第n層耐火板中;
其中:rCn為假設的侵蝕凝固點與爐墻邊界的間距;
rn,End為第n層耐火板靠近爐墻一側與爐墻邊界的間距;
rm,Start為第m層耐火板靠近爐缸一側與爐墻邊界的間距;
rCm為被計算的熱電偶與爐墻邊界的間距;
λj為第j層耐火板的導熱系數;
Lj為第j層耐火板的厚度;
λn為第n層耐火板的導熱系數;
λm為第m層耐火板的導熱系數;
Rm~1為以最靠近爐墻邊界的耐火板為第一層耐火板,第m層耐火板到第一層耐火板的導熱熱阻;
Tm為被計算溫度的熱電偶的溫度計算值;
Tn為該組熱電偶中最靠近爐缸內壁的熱電偶的實測溫度值;
T1為該組熱電偶中最靠近爐缸外壁的熱電偶的實測溫度值;
上式中只有Tm為未知,通過計算得出其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45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