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靈活雙工的方法和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54276.5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99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迎陽;付景興;張世昌;孫程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L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蔣歡;王琦 |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靈活 雙工 方法 設備 | ||
1.一種處理靈活雙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接收關于靈活雙工的配置信息;
UE根據收到的靈活雙工的配置信息,在靈活雙工小區的一個載波或者兩個載波上按照所配置的上下行子幀分布發送和接收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需要的上行UL子幀資源少于或者等于下行DL子幀資源時,在一個周期內,FD-UL的部分子幀為下行子幀,并且FD-DL為全下行子幀;
當需要的UL子幀資源大于DL子幀資源時,在一個周期內,FD-UL為全上行子幀,并且FD-DL的部分子幀為上行子幀;
其中,對靈活雙工小區的一對載波,FD-DL是指對后向FDDUE而言是進行下行傳輸的載波,FD-UL是指對后向FDDUE而言是進行上行傳輸的載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半靜態配置獲取靈活雙工小區的上下行子幀分布;
或者,通過重配置DCI獲取靈活雙工小區的上下行子幀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配置DCI在FD-DL上傳輸。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所述靈活雙工小區為UE的次小區時,在主小區的重配置DCI中獲取靈活雙工小區的上下行子幀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重配置DCI獲取FD-UL上的上下行子幀分布;
或者,從所述重配置DCI分別獲取FD-UL上的上下行子幀分布和FD-DL上的上下行子幀分布;
或者,從所述重配置DCI的一個指示域獲取靈活雙工小區的一對載波上的上下行子幀分布的聯合指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D-UL的上下行子幀圖樣的周期為Tms。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下行子幀圖樣的周期T是10ms;在靈活雙工小區的一個載波上,以10ms為周期在一個周期內分配的上行子幀個數為從0到10的部分或者全部值。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下行子幀圖樣的周期T是8ms;在靈活雙工小區的一個載波上,以8ms為周期在一個周期內分配的上行子幀個數為從0到8的部分或者全部值。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下行子幀圖樣的周期T是40ms,用40個比特一一映射地指示一個周期內每個子幀的雙工方向。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一個ABSF子幀的索引為n,則FD-UL上的子幀n+4配置成下行子幀。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于FD-UL上的下行子幀,重用FD-DL的相同位置的下行子幀的HARQ-ACK定時關系反饋HARQ-ACK信息。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根據比特映射獲取在FD-UL上的所有可能的下行子幀的CRS結構。
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D-UL上的CRS資源單元的發射功率與FD-DL相等;
或者,從高層信令獲取FD-UL上的CRSRE的發射功率。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UE的時間提前量由基站控制,在基站收到上行子幀和發送下行子幀之間存在間隔,所述間隔用于上行到下行的轉換時間。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子幀為截短的下行子幀,所述下行子幀中存在下行傳輸時間和上行傳輸時間之間的間隔。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下行子幀截短一個OFDM符號,并通過基站調度來避免UE的接收和發送的沖突;
或者,存在多種預定義的截短的OFDM符號數目,UE通過高層信令的半靜態配置確定所采用的截短的OFDM符號數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427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