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力系統響應信息的自適應緊急切負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53022.1 | 申請日: | 2014-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4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保會;李曄;郝治國;楊浩;關哲;余曉鵬;張振安;雷俊哲;劉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J3/14 | 分類號: | H02J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會俠 |
| 地址: | 71004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力系統 響應 信息 自適應 急切 負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利用電力系統響應信息進行緊急減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電力系統響應信息的自適應緊急切負荷的方法。?
背景技術
頻率和電壓是衡量系統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頻率穩定性、電壓穩定性以及功角穩定性是系統穩定性的三個重要方面。目前,雖然低頻減載和低壓減載已被廣泛用來避免因頻率或電壓崩潰導致的大停電,但低頻減載和低壓減載在設計過程中相互獨立,未充分考慮頻率和電壓在大擾動后的相互耦合特性,低頻減載未考慮電壓時空分布的影響,低壓減載也僅按照電壓跌落幅度進行控制,缺乏相應的理論依據,這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控制效果的經濟性都具有不利影響。Q/V2表征了負荷等效電納的大小,對于靜態負荷模型中的恒阻抗負荷,Q/V2為定值,對于恒電流負荷,Q/V2與電壓成反比,對于恒功率負荷,Q/V2與電壓平方成反比,而對于動態負荷模型中的感應電動機,Q/V2與感應電動機轉差率成正相關,因此,Q/V2作為判據可有效反映不同類型的負荷對電壓穩定性的影響以及電壓失穩程度。本發明在綜合考慮系統電壓和頻率的交互影響,充分計及負荷電壓和負荷無功功率的動態變化過程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于系統響應信息的自適應緊急切負荷方法,對低頻減載及低壓減載的綜合整定具有重大理論和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力系統響應信息的自適應緊急切負荷的方法,即利用各負荷節點電壓與負荷無功?功率的變化來計算暫態電壓穩定指標,進而根據各負荷節點的暫態電壓穩定指標大小來分配切負荷量,為嚴重故障擾動下電力系統的頻率穩定性和電壓穩定性提供了保障。?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系統響應信息的自適應緊急切負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通過廣域測量系統跟蹤電力系統的各負荷節點在故障發生后0.5秒內負荷電壓的變化以及負荷所吸收無功功率的變化,并按式(1)計算各負荷節點的暫態電壓穩定指標:?
其中:j負荷節點號,Yj第j個負荷節點的暫態電壓穩定指標,Qj1第j個負荷節點在故障后0.5秒時所吸收的無功功率的大小,Qj0第j個負荷節點在故障前所吸收的無功功率的大小,Vj1第j個負荷節點的在故障后0.5秒時的負荷電壓大小,Vj0第j個負荷節點的在故障前的負荷電壓大小,N負荷節點總數;注意,在計算Yj時,須排除負荷無功功率減小或者負荷節點電壓升高的負荷節點;?
(2)按式(2)計算各負荷節點的暫態電壓穩定指標占所有負荷節點暫態電壓穩定指標總和的比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西安交通大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30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現有艦船隔振系統的改進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速度位移雙鎖限壓式粘滯阻尼器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