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51279.3 | 申請日: | 2014-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12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崔永章;張林華;曲云霞;高貴鳳;唐明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永章 |
| 主分類號: | F23J15/04 | 分類號: | F23J15/04;F23J15/06;B03C3/53;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燃料 燃燒 顆粒 污染物 脫除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煙囪、濕式電除塵器、煙氣冷凝器、濕式清灰裝置、螺旋清灰裝置、燃燒室和取暖爐殼體,所述設置于所述煙囪內,所述煙氣冷凝器套裝于所述煙囪外,所述濕式清灰裝置設置于所述煙囪的下端,所述煙氣冷凝器與所述螺旋清灰裝置的上端連接,所述燃燒室和所述螺旋清灰裝置均設置于所述取暖爐殼體內,所述燃燒室上設置有與所述取暖爐殼體內外相通的進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冷凝器上端設置有取暖回水進口,所述煙氣冷凝器的下端設置有取暖回水出口,所述濕式電除塵器為一個高壓電極通過高壓電極上固定和高壓電極下固定與所述煙囪的內表面連接而成,所述煙囪的內表面還設置有與接地端連接的沉淀極,所述煙囪的下端設置有煙囪底板,所述煙囪下段的一側設置有煙氣進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式清灰裝置包括冷凝水排水管、灰盒和冷凝水,所述煙囪的底部設置于所述灰盒內,所述冷凝水排水管與所述灰盒內外相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清灰裝置的上端設置有取暖回水管,所述螺旋清灰裝置的下端設置有進火管,所述螺旋清灰裝置的下端設置有耐火擋板,所述耐火擋板的下端設置有耐火球籠,所述耐火球籠內設置有多個耐火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爐殼體內的下段表面設置有隔熱層,所述燃燒室下方設置有主灰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清灰裝置內設置有旋轉軸、螺旋彈簧和金屬纖維,所述螺旋軸與所述螺旋彈簧連接,所述金屬纖維繞制于所述螺旋彈簧的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球為白云石球體。
8.一種生物質燃料燃燒的顆粒污染物脫除裝置的燃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生物質在燃燒后,含固定碳和灰分的煙氣,經耐火擋板變向撞擊,經堆積了多個耐火球的耐火球籠的過濾作用而分離;
(2)被加熱的高溫耐火球66促進飛灰中固定碳、焦油蒸汽進一步燃燒,耐火球中白云石與煙氣中硫化氫反應而降低;
(3)脫除飛灰的含無機鹽蒸汽的煙氣經進火管,無機鹽蒸汽凝結成細顆粒灰塵,沉積在進火管內表面的灰塵,經螺旋清灰裝置以機械方式清除,落入到耐火球籠中;
(4)煙氣排入到煙囪中的濕式電除塵器中,經煙囪中心的高壓電極電暈放電,在電場力驅動下向煙囪內表面移動而沉積;
(5)進入煙囪的煙氣經煙囪外部增加的煙氣冷凝器所冷卻,并使煙氣中水蒸氣凝結下來,也沿煙囪內表面向下流動,在煙囪內表面形成一層波紋的水膜,水膜向下流動過程中與沉積在煙囪內表面的灰塵顆粒相遇,部分顆粒溶解于水膜中,未溶顆粒也隨水膜向下流動,而不至于沉積在煙囪內表面,而使煙氣冷凝器的表面清潔;
(6)含灰塵的冷凝水,沿煙囪內表面向下流到煙囪底部,進入濕式清灰裝置中,逐漸增加的冷凝水經冷凝水排水管靠虹吸作用排出,灰盒插入到煙囪底部,并有掛鉤固定并能拆卸而方便倒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永章,未經崔永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127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