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50658.0 | 申請日: | 2014-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3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齊春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齊春發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01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腫瘤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中藥材組成:
川烏頭35份~150份,紫菀8份~35份,柴胡8份~35份,石菖蒲8份~35份,厚樸8份~35份,桔梗8份~35份,皂角8份~35份,吳茱萸8份~35份,干姜8份~35份,黃連8份~35份,人參8份~35份,白茯苓8份~35份,肉桂8份~35份,巴豆8份~35份,川花椒8份~35份。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稱取藥材:
川烏頭35份~150份,紫菀8份~35份,柴胡8份~35份,石菖蒲8份~35份,厚樸8份~35份,桔梗8份~35份,皂角8份~35份,吳茱萸8份~35份,干姜8份~35份,黃連8份~35份,人參8份~35份,白茯苓8份~35份,肉桂8份~35份,巴豆8份~35份,川花椒8份~35份;
步驟2、分別對步驟1中稱取的川烏頭、紫菀、柴胡、厚樸、皂角、肉桂、川花椒、干姜、吳茱萸及巴豆進行炮制;
步驟3、制備出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將步驟1中稱取的巴豆依次進行去皮膜、心,將去皮膜、心的巴豆進行油炒,得到油炒后的巴豆,接著將經油炒后的巴豆烘干后粉碎,得到巴豆細粉;
將步驟1中稱取的川烏頭浸泡在水中,去掉川烏頭的皮臍;
將步驟1中稱取的紫苑去掉蘆頭和葉子;
將步驟1中稱取的柴胡去掉蘆頭;
將步驟1中稱取的厚樸去皮、姜制;
將步驟1中稱取的皂角去皮、子、炒;
將步驟1中稱取的肉桂去掉粗皮;
將步驟1中稱取的川花椒去椒目,閉口者,微炒、去汗;
將步驟1中稱取的干姜泡透;
將步驟1中稱取的吳茱萸先放入熱水中洗,然后再撈取出來炒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巴豆細粉的粒徑大小為125um~180u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3.1、將經步驟2炮制后的川烏頭、紫菀、柴胡、厚樸、皂角、肉桂、川花椒、干姜、吳茱萸及步驟1中稱取的石菖蒲、桔梗、黃連、人參、白茯苓共計14味藥材分別獨立烘干,再分別粉碎,分別得到十四種獨立的中藥細粉;
步驟3.2、將步驟2中得到的巴豆細粉與經步驟3.1得到的十四種中藥細粉混合在一起,經攪拌后形成混合中藥粉;
步驟3.3、按質量比為1:(0.36~1.3)分別稱取步驟3.2得到的混合中藥粉、煉蜜;
步驟3.4、將步驟3.3中稱取的混合中藥粉與煉蜜混合后制成丸狀物,再將制成的丸狀物烘干,得到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腦腫瘤的中藥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步驟3.1得到的十四種中藥細粉中,每種中藥細粉的粒徑均為125um~180u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齊春發,未經齊春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5065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