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46823.5 | 申請日: | 2014-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71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本東;王家鵬;李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H29/30 | 分類號: | H01H29/30;H01H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紀佳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感應 加熱 熱膨脹 液體 觸點 開關 | ||
1.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包括微開關殼體(9)、感應線圈(4)、鐵芯(8)、水銀(3)、信號電極I(10)、信號電極II(7)、環氧樹脂膠帽I(2)、環氧樹脂膠帽II(5)、導線I(1)、導線II(6)。所述的微開關殼體(9)為一段直徑較大,另一段直徑較小的變截面玻璃管,其中較大段的直徑為較小段直徑的2~8倍,微開關殼體(9)直徑較大段的外側纏繞有感應線圈(4),在微開關殼體(9)的內部設置有鐵芯(8),鐵芯(8)位于感應線圈(4)的中心;所述的微開關殼體(9)的較大段裝滿水銀(3),并浸沒鐵芯(8);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大段的端部連接有環氧樹脂膠帽II(5),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小段的端部連接有環氧樹脂膠帽I(2),信號電極I(10)和信號電極II(7)的一端分別穿過環氧樹脂膠帽I(2)和環氧樹脂膠帽II(5)至微開關殼體(9)內部,另一端分別與導線I(1)、導線II(6)連接;所述的信號電極II(7)與水銀(3)接觸,信號電極I(10)不與水銀(3)接觸;鐵芯(8)和水銀(3)在變化的磁場作用下會發熱,水銀(3)在自身的熱量以及鐵芯(8)傳導的熱量下受熱膨脹就會與信號電極I(10)和信號電極II(7)都保持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在于:微開關殼體(9)選用內徑φ0.5~5mm,長15~20mm的玻璃管制作;感應線圈(4)選用直徑φ0.05~0.5mm的帶漆包線的銅線纏繞而成;鐵芯(8)選用φ0.4~4.8mm,長2~5mm的高磁導率的鋼;信號電極I(10)和信號電極II(7)選用直徑φ0.5~1mm銅絲,長5~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開關殼體(9)直徑較大段的長度為6~7mm,玻璃管壁厚為0.1~0.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應線圈(4)纏繞在微開關殼體(9)直徑較大的那一段上,繞制20~50匝,纏繞層數不限于1層,并用膠水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鐵芯(8)與感應線圈(4)同心且鐵芯(8)先進入微開關殼體(9)的一端與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大和較小段之間的縮頸處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水銀(3)通過使用注射器從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小端注入,水銀柱長度約為9~10mm,使其浸沒鐵芯(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感應加熱的熱膨脹液體觸點微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電極I(10)長度為10~20mm,接在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小端,伸進微開關殼體(9)內3~5mm,保證信號電極I(10)與微開關殼體(9)同心,用環氧樹脂膠在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小端將信號電極I(10)的位置固定,形成環氧樹脂膠帽I(2);信號電極II(7)長度為10~20mm,接在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大端,伸進微開關殼體(9)內2~3mm,保證信號電極II(7)與微開關殼體(9)同心,用環氧樹脂膠在微開關殼體(9)的直徑較大端將信號電極II(7)的位置固定,形成環氧樹脂膠帽II(5);在露在微開關殼體(9)外的信號電極I(10)和信號電極II(7)的兩端上分別接上導線I(1)和導線II(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682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