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極薄帶軋機及其軋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45807.4 | 申請日: | 2014-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2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相華;孫祥坤;湯德林;宋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1/40 | 分類號: | B21B1/40;B21B13/14;B21B35/12;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薄帶 軋機 及其 軋制 方法 | ||
1.一種極薄帶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傳動電機、工作輥、支撐輥、壓下裝置、牌坊、第一張力電機及第二張力電機,所述工作輥包括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所述支撐輥包括上支撐輥和下支撐輥,所述主傳動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下工作輥一端相連接,下工作輥另一端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上工作輥位于下工作輥上部,在上工作輥一端設置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上支撐輥位于上工作輥上部,兩者接觸滾動配合;所述下支撐輥位于下工作輥下部,兩者接觸滾動配合;
所述上工作輥和下工作輥均通過工作輥軸承座與牌坊滑動連接,所述下支撐輥通過支撐輥軸承座固定在牌坊底部,所述上支撐輥通過支撐輥軸承座固定在牌坊窗口內,在上工作輥與下工作輥的工作輥軸承座之間安裝有推力彈簧;在所述上支撐輥的支撐輥軸承座與壓下裝置之間設置有壓力傳感器;
所述第一張力電機和第二張力電機分布在工作輥兩側,第一張力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有第一卷筒,第二張力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有第二卷筒,軋件一端連接在第一卷筒上,軋件另一端穿過上、下工作輥之間輥縫連接在第二卷筒上;在所述工作輥與第一卷筒之間設置有第一張力輥,在工作輥與第二卷筒之間設置有第二張力輥;
所述壓力傳感器信號輸出端、主傳動電機控制端、第一張力電機控制端及第二張力電機控制端均與主控計算機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極薄帶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構成開式齒輪組,齒輪組數量若干,若干齒輪組的齒數比各不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極薄帶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式齒輪組位于工作輥任意一端或者位于工作輥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極薄帶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下裝置采用壓下絲杠或液壓缸。
5.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極薄帶軋機的軋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軋制前,準備兩種類型的齒輪組,第一種齒輪組的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齒數不相同,且第一種齒輪組的數量若干,若干數量的第一種齒輪組之間的齒數比各不相同,第二種齒輪組的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齒數相同,第一種齒輪組用于異步軋制,第二種齒輪組用于同步軋制,根據工藝要求,選擇使用第一種齒輪組或者使用第二種齒輪組;
步驟二:將所選用的第一種齒輪組或者第二種齒輪組安裝到上、下工作輥上,在推力彈簧作用下,上工作輥和上支撐輥會被推力彈簧頂起,此時上、下工作輥之間的輥縫處于最大縫隙位置;
步驟三:將軋件穿過上、下工作輥之間輥縫并卷裝到第一、第二卷筒上,同時軋件繞過第一、第二張力輥進行初步張緊;
步驟四:啟動主控計算機,通過壓下裝置對上、下工作輥施加軋制力,通過壓力傳感器采集軋制力數值,直到軋制力達到設定值;
步驟五:啟動第一張力電機和第二張力電機對軋件施加張力;
步驟六:啟動主傳動電機,在所選用的第一種齒輪組或者第二種齒輪組作用下,上、下工作輥互為反向轉動,實現軋制功能。軋制前,可通過壓下裝置施加預壓緊力,實現負輥縫軋制;
步驟七:關閉主傳動電機、第一張力電機及第二張力電機,壓下裝置卸載軋制力,根據工藝要求,可多次更換第一種齒輪組或者第二種齒輪組,并進行下一道次的軋制,參照前一道次軋制過程,直到軋件厚度到達目標厚度,軋制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580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生產線的產品移動導向裝置
- 下一篇:可將建筑周轉材料快速碼放整齊的承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