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壓開關真空絕緣操作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45682.5 | 申請日: | 2014-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7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丁丁;王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德杉 |
| 主分類號: | H01H33/666 | 分類號: | H01H33/666 |
| 代理公司: | 新鄉(xiāng)市平原專利有限責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開關 真空 絕緣 操作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壓開關分合閘驅動裝置,特別是一種高壓開關真空絕緣操作管。
背景技術
現(xiàn)行的高壓開關在真空開關管和操動機構之間傳遞分合閘操作動作并起絕緣作用的絕緣拉桿仍是傳統(tǒng)的空氣絕緣棒狀結構,它在制造和運行中存在如下主要缺陷:一是尺寸大,例如鐵道電氣化用真空斷路器的絕緣拉桿長度大約為475mm,是真空開關管長度的兩倍。二是受環(huán)境影響大,絕緣可靠性低,事故率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尺寸小、絕緣可靠性高的高壓開關真空絕緣操作管。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壓開關真空絕緣操作管,包括瓷殼、上下端蓋、上下動桿、上下波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動桿由不銹鋼制成的T字形結構,此上下動桿的小端設有內螺紋或外螺紋,此上下動桿的大端設有環(huán)狀勻壓環(huán)和與瓷柱直徑相配合的盲孔,所述瓷殼和瓷柱由高強度瓷制成,其兩端都經(jīng)金屬化處理,上端蓋、上動桿、上波紋管和瓷殼的一端之間,以及下端蓋、下動桿、下波紋管和瓷殼的另一端之間均為釬焊連接,瓷柱的兩端分別與上下動桿的盲孔之間為釬焊連接。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緊湊,絕緣可靠性高等顯著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l為本發(fā)明在分閘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在合閘狀態(tài)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更詳細的說明。
本發(fā)明采用現(xiàn)行真空開關管成熟的真空技術和工藝,設計出了新型的真空絕緣操作管。與真空開關管不同的是,由于本發(fā)明的上下動桿是一起竄動的,為此增設了起氣密作用的上波紋管,由于下動桿是不帶電的,于是上下動桿之間設置了起絕緣作用的瓷柱。
本發(fā)明包括瓷殼6、上下端蓋2、上動桿7、下動桿1、上下波紋管3和瓷柱4。上下動桿為T字形結構由不銹鋼制成,其小端設有內螺紋或外螺紋,大端設有環(huán)狀勻壓環(huán)5和與瓷柱直徑相配合的盲孔。瓷殼和瓷柱由高強度瓷制成,其兩端都經(jīng)金屬化處理可以焊接。上端蓋、上動桿、上波紋管和瓷殼的一端之間,以及下端蓋、下動桿、下波紋管和瓷殼的另一端之間均為釬焊連接,釬焊后形成真空容器。瓷柱的兩端與上下動桿的盲孔之間也為釬焊連接。
瓷柱承受著傳遞分合閘操作動作和高電壓絕緣功能。上下動桿小端的螺紋分別與真空開關管或操動機構連接,其大端邊緣處的環(huán)狀勻壓環(huán)可降低瓷柱兩端的電場強度。采用焊接波紋管,比成型波紋管具有更高的機械壽命和壓縮量。
本發(fā)明與真空開關管在完成連接后,可用環(huán)氧樹脂膠裝成型為一體化極柱,構成體積緊湊、絕緣性能可靠的新型高壓開關,極具推廣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德杉,未經(jīng)王德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56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清潔式腐蝕監(jiān)測掛片器
- 下一篇:一種隧道滲水量檢測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