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精密器件打磨吸塵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45335.2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4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匡志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津海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5/06 | 分類號: | 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密 器件 打磨 吸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精密器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精密器件打磨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在精密器件加工技術領域,例如,手機上的電子器件固定件等,常常需要使用砂輪進行打磨,在打磨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粉末狀粉塵,如果不回收,這些粉塵則會污染工作環境,甚至,被操作人員吸入身體中,對操作人員的身體造成危害。
現有技術中,在打磨時,通常設置吸塵裝置,但是,現有的吸塵裝置存在如下問題:1.鼓風機停止后,在吸塵管道沒有排出的粉塵,經常會從除塵口掉落下來,造成了工作環境的污染;2.現有吸塵管道設置不合理,往往一臺設備配置一臺鼓風機和專用吸塵管道,這樣的設置,對空間有限的工作空間占用太多,在進行其他設備的布局時,往往無足夠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精密器件打磨吸塵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打磨時存在的產生的粉塵如果不回收,則會污染工作環境,甚至被操作人員吸入身體中,對操作人員的身體造成危害的問題。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精密器件打磨吸塵裝置,所述吸塵裝置包括:第一吸塵管道和鼓風機,所述第一吸塵管道延伸入打磨設備的一端設有吸塵口,所述鼓風機與所述吸塵口之間的所述第一吸塵管道內設置有第一電磁閥,所述鼓風機連接有出塵口,所述第一電磁閥與所述鼓風機均連接PLC控制器,打磨時,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風機先工作,下一時刻,控制所述第一電磁閥開啟;所述鼓風機還連接有第二吸塵管道,所述第二吸塵管道延伸入另外一臺打磨設備,所述第二吸塵管道內設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與PLC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吸塵管道內設置電磁閥以及使用PLC控制器進行控制,可以實現防止吸塵管道內的粉塵在鼓風機停止工作后,從吸塵口調出;設置多個吸塵管道共用一臺鼓風機,節省了工作環境的空間,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也節省了能源,同時,設置電磁閥結構也使得,當在本發明結構下,進行工作時,如果只有一臺設備進行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從一臺設備中吸出的粉塵,從另一吸塵管道內掉落,保證了本發明目的的實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打磨輪,2-控制器,3-打磨設備,4-吸塵口,5-第一電磁閥,6-第一吸塵管道,7-出塵口,8-鼓風機,9-第二吸塵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為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精密器件打磨吸塵裝置,所述吸塵裝置包括:第一吸塵管道和鼓風機,所述第一吸塵管道延伸入打磨設備的一端設有吸塵口,所述鼓風機與所述吸塵口之間的所述第一吸塵管道內設置有第一電磁閥,所述鼓風機連接有出塵口,所述第一電磁閥與所述鼓風機均連接PLC控制器,打磨時,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風機先工作,下一時刻,控制所述第一電磁閥開啟;所述鼓風機還連接有第二吸塵管道,所述第二吸塵管道延伸入另外一臺打磨設備,所述第二吸塵管道內設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與PLC控制器連接。
工作過程:設備啟動打磨,利用PLC控制器開啟鼓風機,下一時刻,控制開啟電磁閥,啟動的先后順序,可以有效避免粉塵的掉落。同時,本發明采用多個吸塵管道共用一個鼓風機的結構,在共有鼓風機的多個吸塵管道內設置電磁閥,有效的避免從一個吸塵管道內吸出的粉塵,從另一個管道內掉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吸塵管道內設置電磁閥以及使用PLC控制器進行控制,可以實現防止吸塵管道內的粉塵在鼓風機停止工作后,從吸塵口調出;設置多個吸塵管道共用一臺鼓風機,節省了工作環境的空間,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也節省了能源,同時,設置電磁閥結構也使得,當在本發明結構下,進行工作時,如果只有一臺設備進行工作,可以有效防止,從一臺設備中吸出的粉塵,從另一吸塵管道內掉落,保證了本發明目的的實現。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津海偉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津海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53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透明層疊膜
- 下一篇:金屬薄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