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地下水硬度高效去除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43756.1 | 申請日: | 2014-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2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宏;趙月蘭;鄢琳;吳城鋒;管清坤;王小樂;陳偉;王猛;孟婷;陶慕翔;尚海源;胡希佳;王玉潔;姚仁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張慧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地下水 硬度 高效 去除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地下水硬度高效去除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飲用水的硬度標準為450mg/L(以CaCO3計)。很多地下水的總硬度數值在300mg/L~450mg/L之間,雖未超過規定標準,但水中鈣、鎂離子仍然較高,對人體健康不利,尤其由于暫時硬度中HCO3-離子的存在,水煮沸后有沉淀或漂浮物,使人感官上無法接受。HCO3-離子含量比較高的水加熱沸騰后產生較多殘渣,熱水供水管線、盛水器具結垢現象嚴重,以致影響到管線、閥門、水表和家用熱水器等的正常使用。國內外大部分研究,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值標準,但是普遍認為水的硬度以不超過150mg/L為佳。
目前水軟化的處理技術主要有藥劑軟化法、離子交換軟化法和膜軟化法。離子交換軟化法需要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再生工藝復雜。膜軟化法運行過程中動力消耗較大,制水成本較高。離子交換法和膜軟化法都需要較為繁瑣的預處理過程,以減輕主體工藝中樹脂或膜材料受到的污染。上述方法對運行人員的管理水平要求較高,且運行費用高。由于石灰軟化法相對于離子交換軟化法和膜軟化法成本低,能在有效保留原水中各種微量元素的條件下對地下水進行軟化處理,石灰軟化法是水的軟化處理領域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然而,常規的石灰軟化法在處理地下水時存在以下問題:(1)系統流程長(石灰乳混合+混凝劑混合+一級絮凝+二級絮凝+沉淀)、管理過程復雜,占地面積大;(2)在傳統的石灰軟化工藝中,為了提高石灰有效利用率和CaCO3晶體的絮凝作用,所附加的工藝設備繁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適用于地下水硬度高效去除的方法及裝置。
該方法及裝置主要針對石灰軟化工藝程序復雜、占地面積大、石灰有效利用率低的問題。具體內容是通過對該石灰軟化裝置結構及參數的設計,使多個工藝過程綜合于一個裝置中完成,實現簡化處理結構、減小占地面積、降低建設運行費用的目的。通過斜葉槳式攪拌器的提升作用,將沉淀物回流到反應區循環參與反應,該回流過程起到兩方面的作用:(1)未有效利用的石灰大部分殘留于沉淀物中,通過回流過程可以提高石灰的有效利用率,從而減少石灰的投加量;(2)石灰軟化反應生成的CaCO3晶體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將沉淀物回流同時可以降低混凝處理時的混凝劑投加量,節省了資源消耗。
地下水硬度高效去除裝置,包括反應區筒壁(9)、導流區筒壁(10)、裝置外筒壁(11)、擋板(4)、斜葉槳式攪拌器(5)、集水槽(6)和出水口(7),整個裝置的最外面為裝置外筒壁(11),裝置外筒壁(11)主體為圓直桶,底面為平底,圓直桶的直徑大于平底的直徑,底面與平底之間為斜面連接,反應區筒壁(9)同軸位于裝置外筒壁(11)內部,反應區筒壁(9)的上下兩端開口,下端位于裝置外筒壁(11)的斜面處并與斜面之間具有空隙,稱為回流縫,導流區筒壁(10)同軸位于裝置外筒壁(11)、反應區筒壁(9)之間,導流區筒壁(10)的上端位置高于反應區筒壁(9)的上端,導流區筒壁(10)的下端位置高于反應區筒壁(9)的下端,導流區筒壁(10)與反應區筒壁(9)之間的空隙稱為導流區Ⅳ,裝置外筒壁(11)與導流區筒壁(10)之間的空隙為沉淀區Ⅴ,在沉淀區Ⅴ的最上部為集水槽(6),集水槽(6)設有出水口(7);在反應區筒壁(9)的內側壁還設有擋板(4),用來保證混合效果,優選四塊擋板,四塊擋板分別位于夾角90°的垂直方向,優選擋板面與所在反應區筒壁(9)的徑向平行;在反應區筒壁(9)內部中心稱為反應控制區,將其虛擬分為三個區,從下而上分別為:反應區Ⅰ、反應區Ⅱ、反應區Ⅲ,斜葉槳式攪拌器(5)在每個反應區的中心高度還設有斜葉槳,三個反應區的斜葉槳均安裝在與電機相連的旋轉軸上,反應區Ⅰ、反應區Ⅱ、反應區Ⅲ的斜葉槳尺寸逐次減小。反應區Ⅰ下部設有進水管(1)和石灰乳投加管(2),反應區Ⅰ的上部設有混凝劑投加管(3),裝置外筒壁(11)的底部設有排泥放空管(8)。
利用上述裝置進行地下水硬度高效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水與石灰乳分別經進水管(1)和石灰乳投加管(2)共同加入到反應區Ⅰ下部,并與斜葉槳式攪拌器(5)提升上來的沉淀物進行混合,使石灰和沉淀物快速均勻地分散于水中;絮凝劑經絮凝劑投加管(3)進入反應區Ⅰ上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37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海浪發電裝置
- 下一篇:飲用水水庫浮泥和流泥的掃吸清淤機具及其清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