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41438.1 | 申請日: | 2014-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38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列峰;王毓琦;何勇;孫勝;張陶;沈亞倩;平曉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3D23/00 | 分類號: | D03D23/00;D02G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計 紗線 捻度 織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彩織技術領域,特別是以自然風景為彩織原稿的成品畫面光景效果改善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彩織是一種新穎、獨特的紡織品面料,也是目前最具先進性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兼存的纖維藝術品,將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合理運用到紡織加工技術并結合世界領先的高精密織造設備織造而成。不同于其它種類的面料,彩織是用各種染色紗線經緯交錯、縱橫編織與實景畫面高度仿真的布樣,彩織布樣各個織點(組織點)的顏色是處于該位置的染色紗線的顏色,有效解決了傳統的染色方法即在布匹表面印染上圖案后易脫色、變色、不耐洗滌的問題,由精密的多色紗線經緯交織構成的高仿真畫面,使紡織品拓寬了市場空間和應用領域,提高消費者的可接受性,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
彩織制作工藝的基本流程是首先選擇(或用戶自行提供)要織出的畫面,即目標物(人物、風景、藝術攝影作品,民間藝術圖案,美術繪畫作品等),將這些畫面進行實物拍攝獲得相應的電子數碼照片,將照片讀入計算機,對其主要視覺特征進行初步判斷,分析其圖像數據,然后將圖片的像素點對應于織物組織點進行程序設計和工藝文件的編制,這一工作主要就是讓彩織布樣內的經緯紗線的顏色與像素點的顏色相對應、匹配,程序將自動快速處理原樣色彩要素與分布,在織造設備上,各色紗線將在按照片像素點的分布調用同色紗線相互浮沉交織;彩織制作工藝的下一步是意匠圖和紋版的編制,意匠圖是根據紋樣結合織物組織將花形放大并用點子繪在一定規格意匠紙上的圖樣,對于普通的紡織面料,一般是表示出一個花紋循環,傳統的意匠圖形成是先根據織物的經緯密度、機臺的裝造規格及織物的重緯(經)數,計算出相應的意匠紙規格;再根據小樣稿的尺寸計算出意匠圖所需的縱橫格數,進而轉換成意匠紙張并將其粘在一起;然后放樣、涂色、點間絲。而利用專用軟件繪制意匠圖是在圖片掃描時輸入織物的經緯密度,確定一個循環的花寬和花高,自動計算出經緯線數,根據紋針數、組織緯向循環數稍作修改;進入紋版編制階段,根據機臺種類軟件最終輸出各種不同格式的紋版文件,將文件輸入沖孔機電腦,沖孔機根據文件提供的經紗是否提升信息自動快速沖出紙版。在彩織形成的織造過程中,首先實現了自動設計與人工設計的相結合,軟件系統根據原作的色彩,采用多種優化計算方法,將組織紋織、紡織材料、絲織工藝、色度學、圖形學及數字圖像處理為一體,結合組織結構規律,自動選擇合適的色紗及組織,并采用電子提花龍頭完成織造。
除直接使用軟件編制工藝程序外,彩織成品的質量受制于纖維原料、紗線特征、經緯紗支、經緯密度、織物組織、紗線結構、紗線染色方法、織物后整理方法等多種因素,如何選定這些技術指標需要將最初的原始照片的共性特征結合起來,軟件編程系統尚不具備這種智能功能,只有將這些技術指標綜合平衡后,最終才能形成或平整精致或凹凸粗獷、或輕薄細膩或厚實豐滿等不同風格的布樣。這需要根據畫面的特性及終端織品的質量要求合理地確定選用的紗線的成分(棉、麻、毛、絲、化纖及復合纖維、特種纖維等),依據這些不同成分的紗線所獨有的不同光學性質如吸光性、反光性和折光性、染色性質,達到布樣畫面與原稿圖片的精準仿真,彩織雖然能夠重現原創攝影作品的真實感,也能模擬表達有著光影效果的油畫。但是從彩織成品的視覺效果看,成品質量控制還需采取軟件系統外的一些技術手段,如對原稿圖案色彩和明亮信息的判斷和調整;山水類景觀彩織畫面質量與選用纖維材料的相互關系;自然景觀中枝葉、樹干、瀑布型水流與選用纖維材料和紗線細度、織物組織結構等相互匹配;提高制品綜合質量及精準畫面仿真的技術路徑;使用環境下保持持久的畫面質量的穩定性、折皺成因與復原技術;色彩呈現的機理和控制技術、適應于彩織品設計、制作的圖像要求;汗液對彩紗織物脫色的影響;彩織延伸開發還需對彩織布樣的日曬色牢度、皂洗色牢度、汗漬色牢度、唾液色牢度進行測試并確定后整理技術方案,pH值、有害殘留物檢測驗證其是否符合并優于家紡安全性指標要求。彩織是多層織物組織結構的布樣,在經緯密度確定的前提下未能確定經緯紗線的細度即最終布樣織物的緊度(織物中紗線投影面積與織物全部面積之比值),其底層紗線的顏色對面層紗線構造出仿真畫面形成總體干擾,這一問題的出現靠調整選用紗線的顏色(包括面層和底層)也無法解決;彩織目前還不能對人景共存并近似各占一半面積的照片進行清晰化織造;本技術發明就是主要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方案和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設計彩織紗線捻度和織物緊度的方法,對于人景共存的圖片,它可以有效提高彩織成品布樣的畫面清晰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414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連續纖維及樹脂合成的專用模具
- 下一篇:一種改進安全門的注塑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