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端子壓接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39442.4 | 申請日: | 2014-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2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司馬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司馬建明 |
| 主分類號: | H01R43/055 | 分類號: | H01R43/0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端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線束加工工藝裝備,特別是一種用于線束端子的壓接裝置。
背景技術
端子壓接機是電線加工的一種重要的工具,端子壓接機分為手動、氣動、半自動、全自動等。全自動端子機指的是電線加工要用到的一種機器,又名全自動剝線壓端機,是近幾年剛出的一種新型設備,集送料、切斷、剝線、壓端為一體的多功能機器,人性化和智能化的高端技術產品,適合大、中、小企業(yè),節(jié)省勞動力。精度高、速度快,有剝線、扭線和壓端檢測系統(tǒng)。數字化控制界面,使用光、電、機、氣、磁一體化的工作動力,進口電器配件,易操作、節(jié)省時間。全自動端子壓接機雖然有很多的優(yōu)點,但是全自動壓接機在使用過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送料工裝的通用性問題,送料線束容易纏繞等問題依然存在,導致全自動壓接機的使用故障頻繁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了產品的廢品率。
發(fā)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端子壓接裝置,是繞線器將端子鏈送入上下模具的模芯中,完成人工放線束、壓入線束、切斷、送料。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端子壓接裝置,由電動機、機身、上模具、推料器、下模具、繞線器和端子鏈組成,工作臺上固定有機身和下模具,電動機設在機身的頂部、上模具設在機身的底部與下模具配合,繞線器設在機身的側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繞線器上安裝有端子鏈,端子鏈通過支撐架、推料器推送到下模具的模芯中,放入線束,上下模具閉合,完成壓入線束、切斷、送料。
所述的繞線器內部填充了軟性材料,軟性材料中間設置有孔,孔徑小于線纜直徑,保證線纜穿過去時具有一定的阻力。
本發(fā)明,解決了全自動雙工位壓接機送料容易纏繞的問題,有效降低了壓接機的使用故障率,同時采用導向輪,有效減少了線纜在輸送過程中摩擦產熱,提高了線纜的利用率,降低了企業(yè)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動機、2機身、3上模具、4推料器、5下模具、6繞線器、7端子鏈。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知,一種端子壓接裝置,由電動機1、機身2、上模具3、推料器4、下模具5、繞線器6、端子鏈7組成,工作臺上固定有機身2和下模具5,電動機1設在機身2的頂部、上模具3設在機身2的底部并與下模具5配合,繞線器6設在機身2的側上方,根據端子鏈7的加工工藝要求設置好可編程控制器的參數,調整好上模具3與下模具5之間的間隙,把端子鏈7安裝在繞線器6上,端子鏈7通過支撐架,最終送到下模具5處,踩下啟動踏板,上模具3在電動機1?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復運動,端子鏈7在推料器4?的作用下被推送到下模具5的適當位置,把線束放入到端子鏈7中,上模具3把線束壓入端子鏈7中,同時切斷端子鏈7,推料器4把端子鏈7往前推送一個加工單元,這樣不斷往復整個加工過程,整個加工過程除了需要人工放線束,壓接、切斷、送料均自動化完成。所述的支撐架設在機身2的中部,用于保持端子鏈7在壓接過程中保持一種姿態(tài)。
電動機1帶動上模具3上下運動,把線束放入端子鏈7到下模具5的模芯中,可編程控制器通過數據線與電動機1和內部執(zhí)行機構相連接,可以通過設置可編程控制器的數據,達到控制電動機1和上模具3的作用。所述的上模具3壓接端子的同時,還切斷端子鏈7,完成循環(huán)作業(y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司馬建明,未經司馬建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944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