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稻米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8830.0 | 申請日: | 2014-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5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乃惠;潘敏周;梁曉妮;雷軍強;覃穩梅;吳永才;蘇穎;蒙會球 | 申請(專利權)人: | 象州縣科學技術局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G16/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羅保康 |
| 地址: | 5458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稻米 種植 方法 | ||
1.一種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稻米種子包肥處理?:選擇有機或未經禁用物質處理過的稻米種子,晴天曬種3~5天后,采用包衣肥對稻米種子進行干種包衣或濕種包衣,種肥包衣比為:35~50:1;
所述包衣肥的重量組成為:海藻提取物1~10份,硼酸鹽5~8份,磷礦粉15~25份,鎂礦粉10~20份,鉀礦粉10~20份,環糊精20~45份,腐殖酸5~8份,余量為淀粉;
所述包衣肥的制備方法:將磷礦粉、鎂礦粉和鉀礦粉粗粉碎、研磨至80~100目,再按上述比例加入其它組分,經氣流粉碎機粉碎至細度400~500目,即得;
所述海藻提取物制備方法:收集海洋藻類物質,加水,超聲破碎,打漿后在攪拌速度為60~80轉/分下浸泡20~25天,得到水提物,抽濾,干燥,粉碎,即得;
(2)育苗:種子處理后播種育苗,畝播種4.5~6kg,播種后用地膜覆蓋,用于保溫與保持土壤墑情;
(3)施肥、施藥:選擇合適田塊,先粗耕一遍,使用載藥的有機肥在稻米種植前作為基肥畝用1000~2000kg/畝;然后在稻米分蘗時追施50~100kg/畝;在稻米抽穗時再追施50~100kg/畝,并噴海藻葉面肥水劑1~2遍;
(4)水層管理:水稻秧苗移栽后遵循“返青期深水、分蘗期淺水、生育期間歇灌溉和曬天、穗期后再保水”的原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藥有機肥中藥肥比為12~20:80~88,其中載藥成分來自于天然源物質,組成為苦參堿、薄荷粉、石灰、白僵菌,比例為1:5:2:7;
所述白僵菌粉劑質量控制為:平均活孢子90億/g,允許波動范圍85~120億/g,孢子萌發率95%以上,水分3%以下;
所述有機肥為木薯渣、甘蔗濾泥、海草、雞糞、豆皮、花生皮的腐熟物,其組成比例為:5:5:2:4:3:3;按上述比例稱取后混合、腐熟、干燥、粉碎,即得;
所述載藥有機肥制備方法為:將天然源農藥成分按比例混合后,與有機肥再混合,粉碎,造粒即得;
所述海藻葉面肥制備方法為:將步驟(1)中海藻水提物加入幾丁聚糖和水,攪拌溶解,即得,組分比例為:海藻水提物30~50份,幾丁聚糖2~10份,水補足100份,備用;
所述幾丁聚糖的分子量為10000-1000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包衣為:將包衣肥與天然礦泉水按比例1:2~5稀釋為懸浮液,具體方法為用小噴壺將制備好的懸浮液噴到稻米種上,邊噴邊攪拌,直到拌勻,然后進行催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濕法包衣為:先將稻米種用35~37℃溫水浸泡24~30小時催芽,待種子破胸露白后,用包衣肥進行拌種,拌種時種子應保持濕潤,加入包衣肥后,來回翻動,充分拌勻,使之均勻附著在種子表面,放置半小時后播種育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藥的有機肥基肥使用方法為:在較干的稻米田塊挖平行排列的淺溝,溝深約10~20cm,將載藥有機肥施入溝中,然后蓋土或泥,20天后灌水,水層高度約5~10cm,保水5天后,旋耕,耙平即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載藥的有機肥追肥使用方法為:在水稻分蘗期和抽穗前3~5天,均勻撒施載藥有機肥,若田塊有水則保水7~10天,若田塊缺水則需灌水后保水。
7.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葉面肥的噴霧方法為:用水稀釋300~500倍,選擇晴天無雨天氣噴施,噴后4小時內遇雨補噴一次。
8.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有機稻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青期深水是指在水稻插秧移栽后至返青期間保持水田深度,但不宜沒過苗心為準;所述分蘗期淺水是指在分蘗期保持淺水層,一般水深以3~5cm為宜;所述生育期間歇灌溉和曬田是指在水稻進入分蘗后期抽穗以前要以曬田和間歇灌溉為主,每次灌溉后讓其自然滲干后再灌溉;所述穗期后再保水是指當稻米劍葉長出后保水,且保持深水層,以后間歇灌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象州縣科學技術局,未經象州縣科學技術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88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