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家庭污水再利用自動補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36671.0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8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迎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迎霞 |
| 主分類號: | E03C1/12 | 分類號: | E03C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9 安徽省安慶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家庭 污水 再利用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家庭污水再利用自動補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如何在利用成了一個主要問題,尤其是現在居民的生活用水量逐漸增加,產生的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而沖洗廁所馬桶都需要用掉大量的潔凈自來水,極大的造成了飲用水淡水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盡量的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盡可能的充分利用二次用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實現污水處理再利用且實現自動補水的家庭污水再利用自動補水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家庭污水再利用自動補水裝置,包括攪拌裝置、備用補水箱、補水箱、清水箱,攪拌裝置出水端通過連接管A連接備用補水箱入水端,備用補水箱一側下端通過連接管B連接補水箱一側下端,備用補水箱另一側上端設有出水管,備用補水箱與補水箱形成一連通器,補水箱另一端下側通過連接管C連接清水箱;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水位監測器、控制器、智能水閥、報警裝置,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于清水箱底部,水位監測器設置于補水箱內下端,壓力傳感器及水位監測器均連接于控制器輸入端,控制器輸出端連接智能水閥及報警裝置,智能水閥設置于連接管C上;所述連接管A上設置有控制閥。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補水箱及備用補水箱下面均設置有支撐臺。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報警裝置采用蜂鳴器。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罐、設置于攪拌罐內的攪拌軸、設置于攪拌罐頂部并與攪拌軸連接的驅動電機,攪拌罐頂部還設置有進料管及污水入口,攪拌罐底部設置有清水出口,清水出口通過連接管A連通備用補水箱。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攪拌罐由圓餅狀罐蓋、圓環狀罐體及罐底組成,管蓋與罐體螺紋連接。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攪拌罐罐底截面為半球狀結構。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攪拌罐頂部設置的進料管均勻分布于攪拌罐頂部圓周方向上。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備用補水箱上端出水管連通灌溉蓄水池。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經攪拌裝置處理后的清水進入備用補水箱,備用補水箱與補水箱組成連通器,兩位水位自動互補,補水箱通過智能水閥連接于清水箱,壓力傳感器檢測清水箱內水壓數據,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智能水閥工作,進而自動控制補水箱對清水箱內補水,可以始終保持清水箱內水位不變,便于取用處理后的清水;同時,補水箱內設水位監測器,水位監測器檢測到補水箱內水位變化數據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進而決定控制報警裝置工作,進而提醒使用者需要對補水箱及備用補水箱內注入處理后的清水以保障清水箱內用水需求;再者,如果攪拌裝置處理后的清水過多,清水箱、補水箱及備用補水箱都已是最大負荷工作下,過量的清水便可以通過備用補水箱上端的出水管輸出,以確保清水箱、補水箱及備用補水箱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攪拌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攪拌裝置罐蓋俯視圖。
圖中標號為:1-攪拌裝置,2-備用補水箱3-補水箱,4-清水箱,5-連接管A,6-連接管B,7-出水管,8-連接管C,9-壓力傳感器,10-水位監測器,11-控制器,12-智能水閥,13-報警裝置,14-控制閥,15-支撐臺,16-攪拌罐,161-罐蓋,162-罐體,163-罐底,17-攪拌軸,18-驅動電機,19-進料管,20-污水入口,21-清水出口,22-灌溉蓄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迎霞,未經陳迎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66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泥基材料早齡期自收縮測量裝置
- 下一篇:全球機器人消防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