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輻照雙極器件及該器件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5845.1 | 申請日: | 2014-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2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興冀;楊劍群;劉超銘;肖景東;何世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3 | 分類號: | H01L29/73;H01L29/06;H01L21/331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23109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輻照 器件 制備 方法 | ||
1.抗輻照雙極器件,其特征在于:在基區表面設置有以發射區為中心的高摻雜濃度區,所述高摻雜濃度區的摻雜濃度為體區摻雜濃度的10~10000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摻雜濃度區為多環式高摻雜濃度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環式高摻雜濃度區的深度為發射區深度的1/20~1/5,環的寬度為0.01~10um,內環邊界距發射區邊界的最小距離為0.01~10um,相鄰兩個環的間距為0.1~10um,環的個數為1~10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摻雜濃度區為長方形柵格式高摻雜濃度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方形柵格式高摻雜濃度區的深度為發射區深度的1/20~1/5,長方形柵格的長度和寬度均為0.01~10um,長方形柵格距發射區邊界最小距離為0.01~10um,相鄰兩個長方形柵格的間距為0.1~10um,柵格的行數和列數均為2~100個。
6.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基區擴散或離子注入后,在進行發射區擴散或離子注入前,進行抗輻照加固方法,所述抗輻照加固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一、在基區掩膜版的基礎上,制備基區表面摻雜掩膜版;
步驟二、基于該掩膜板向基區表面注入與基區體內相同的雜質離子,注入深度為發射區深度的1/20~1/5,注入濃度為體區濃度的10~10000倍;
步驟三、完成注入后,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溫度與基區體擴散或注入時的退火溫度相同,退火時間與基區體擴散或注入時的退火時間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所述的基區表面摻雜掩膜版為多環式掩膜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環式掩膜版的環的寬度為0.01~10um,內環邊界距發射區邊界的最小距離為0.01~10um,相鄰兩個環的間距為0.1~10um,環的個數為1~10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所述的基區表面摻雜掩膜版為長方形柵格式掩膜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輻照雙極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方形柵格式掩膜版的長方形柵格的長度和寬度均為0.01~10um,長方形柵格距發射區邊界最小距離為0.01~10um,相鄰兩個長方形柵格的間距為0.1~10um,柵格的行數和列數均為2~100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584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定位模具裝置
- 下一篇:一種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精密橫切刀和切割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