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抱輪剎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5383.3 | 申請日: | 2014-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35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吳潤秀;王晶;張雅靜;李安平;廖煜明;楊毅;黃景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潤秀 |
| 主分類號: | B60T1/14 | 分類號: | B60T1/14;B60T1/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張新球 |
| 地址: | 5428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剎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剎車裝置,有鼓式剎車裝置,盤式剎車裝置,剎車系統對于汽車行駛的安全性至關重要;但對剎車系統的保養,卻常被駕駛員所忽視;或剎車系統工作出現不正常也時有發生,出現突發故障而導致剎車失靈,釀成大禍。當發生制動失效時,司機采用減檔、用手制動控制車輛措施,如手制動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只好利用山坡迫使車輛停下;上坡制動失效時,采用拉緊手制動,隨車人員及時用石塊、墊木等物品卡住車輪,如有后滑現象,車尾頂朝山坡或安全一面來解決。這里,要指出的是那種不減速就直接往山坡上靠的措施是極其危險的,高速劇烈的刮撞會直接損壞車輛并容易被山坡反彈造成碰撞和翻車,而且很多路段并沒有山坡。一旦發現制動失常,突發故障時,難以化險為夷。
經中國公開專利檢索,沒發現與本專利申請相同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抱輪剎車裝置。
本發明的抱輪剎車裝置,包括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減速裝置(A)的轉軸(8)通過傳動器(B)與剎車機構(C)的轉軸(7);聯接構成;
所述減速裝置(A),由驅動器(H)的驅動桿(2)與剎車制動傳動輪(1)聯接構成,
所述減速裝置(A),優選由驅動器(H)的驅動桿(2)與剎車片(1B)、剎車制動傳動輪(1)聯接構成,
所述傳動器(B),采用現有技術的任何方式的傳動機構來完成。如變速器、軸、聯接器等。
所述抱輪剎車機構(C),其轉軸(7)上設有渦卷彈簧(D2),渦卷彈簧一端固定在轉軸(7)上,另一端與剎車席帶(D)連接。
所述剎車席帶(D)為現有技術的帶狀物;一般可用金屬網或高強化纖網;優選織網結構帶狀物或鏈條結構帶狀物之一。
所述驅動器(H),可采用現有技術的液壓傳動、氣壓傳動、電動、手動機構或拉線等形式來實現,
所述驅動器(H),優選采用機械驅動形式將在所有機、電的系統或裝置都失靈的情況下,仍然可實現有效剎車;其特征如圖所示,驅動器(H)由驅動桿(2)與剎車片(1B)、剎車制動輪(1)聯接,驅動桿(2)上設有固定片(6),彈簧(5),安裝板(3),卡式開關(4)構成。當卡式開關(4)的卡鉤離開固定片(6)時,在彈簧(5)的作用力下,剎車制動輪(1)即向下移動,與車輪接觸,起到剎車作用。優選剎車制動輪(1)由可轉動的剎車制動輪(1)和靜止不可轉動剎車制動輪或塊(1A)聯合構成。
本發明抱輪剎車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車輪上端的車架上,設置一帶子狀物,帶子狀物的一端與車架固定,帶狀物整體隱藏在車架中;當剎車失靈時,采用現有技術的方法,將帶狀物卸出,掉在車輪前的地面上,使車輪壓在剎車帶子上,車輪失去對地的相對運動的推動力作用和滾動作用,從而實現剎車的方法。
本發明抱輪剎車裝置的方法(裝置應用及原理),在車輪上端的車架上,設置一個剎車裝置,所述剎車裝置設有剎車啟動裝置和剎車席帶,剎車席帶一端與車架聯接;并儲存在剎車裝置殼體內或支架中;所述剎車啟動裝置,設有制動傳動輪,通過制動傳動輪與車輪接觸,來啟動剎車席帶從剎車裝置中卸出,掉在車輪前的地面上,隨車輪的轉動前進,車輪壓在剎車席帶上,使車輪失去對地的相對運動的推動力作用,形成汽車車輪騎在剎車席帶(D)對地摩擦,而實現剎車的方法。
所述剎車席帶一端與車架聯接,為使剎車過程平穩些,優選剎車席帶通過一個阻尼機構與車架聯接。
本發明的抱輪剎車裝置,優選通過如下機構方式來實施;抱輪剎車裝置通過支架安裝固定在汽車的輪子上端的底盤位置上,當剎車失靈時,啟動抱輪剎車裝置的驅動器(H),驅動減速裝置(A)的制動傳動輪(1)壓在輪胎上,與車輪產生摩擦而跟隨轉動;并通過傳動器(B)的傳遞,使抱輪剎車機構(C)的轉軸(7)轉動,將其纏繞在渦卷彈簧上的織網或鏈條狀剎車席帶(D)卸出,掉在車輪前的地面上,隨車輪的轉動前進,車輪壓在剎車席帶上,使車輪失去對地的相對運動的推動力作用,汽車速度大幅度下降;汽車慣性作用,繼續向前移動使剎車席帶(D)對地摩擦,使汽車向前移動的速度迅速下降,使車子停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潤秀,未經吳潤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53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汽車車載程控充電電源
- 下一篇:一種運動鞋的鞋底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