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流采樣電路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4447.8 | 申請日: | 2014-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774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宋曉貞;胡劼;張永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穎玲;王黎延 |
| 地址: | 51808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流 采樣 電路 方法 | ||
1.一種電流采樣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采樣電路包括:比例電流輸出電路、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其中,
所述比例電流輸出電路,用于對功率器件輸出的電流按照預設比例計算,得到第一比例電流及第二比例電流,并輸出到所述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其中,所述功率器件采用第一橫向擴散N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第一LDNMOS實現;所述比例電流輸出電路包括:第二LDNMOS、第三LDNMOS、第四LDNMOS、第五LDNMOS;
其中,所述第二LDNMOS的漏極與所述第四LDNMOS的漏極和供電電源連接,所述第二LDNMOS的柵極與所述第一LDNMOS的柵極、所述第三LDNMOS的柵極及hdrv_in驅動電壓連接,所述第二LDNMOS的源極與所述第三LDNMOS的漏極及所述第五LDNMOS的漏極連接;所述第三LDNMOS的源極與所述第一LDNMOS的源極及第一參考電流源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LDNMOS的柵極與所述第五LDNMOS的柵極連接,所述第四LDNMOS的源極與所述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中的第一PMOS的源極及第三PMOS的源極連接;
所述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用于采用全差分共模負反饋網絡及微安級的偏置電流,對所述第一比例電流及第二比例電流分別進行分流,得到第一采樣電流及第二采樣電流并恒定輸出;所述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包括:P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第一PMOS、第二PMOS、第三PMOS、第四PMOS、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二參考電流源、第三參考電流源、第四參考電流源、第五參考電流源;
其中,所述第一PMOS的柵極與所述第二PMOS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PMOS的漏極與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第四PMOS的柵極及第三參考電流源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PMOS的漏極與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第三PMOS的柵極及第四參考電流源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PMOS的漏極與第二參考電流源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PMOS的漏極與第五參考電流源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PMOS的柵極和所述第二PMOS的柵極連接;所述第一參考電流源、第二參考電流源、第三參考電流源、第四參考電流源和第五參考電流源的另一端均連接接地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采樣電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例電流輸出電路中,所述第五LDNMOS的源極與所述全差分共模負反饋電路中的第二PMOS的源極及第四PMOS的源極連接;
所述第一LDNMOS的漏極連接至所述供電電源。
3.一種電流采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對功率器件輸出的電流按照預設比例計算,得到第一比例電流及第二比例電流;其中,所述功率器件采用橫向擴散N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第一LDNMOS實現;
按照如下公式得到第一采樣電流Isense+及第二采樣電流Isense-:
Isense+=IJ1-Ib;
Isense-=IJ2-Ib;
其中,IJ1為所述第一比例電流,IJ2為所述第二比例電流,Ib為全差分共模負反饋網絡提供的微安級的偏置電流;
恒定輸出第一采樣電流和第二采樣電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流采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功率器件輸出的電流按照預設比例計算,得到第一比例電流及第二比例電流,包括:
先計算功率器件輸出的電流與預設比例的比值,并將得到的比值作為比例支路的電流值;
再根據比例支路的電流值確定第一比例電流及第二比例電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444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零漂磁調制電流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竊電模擬仿真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