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粘接劑組合物和導電粘接膜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33006.6 | 申請日: | 2014-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3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龍沖;向如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63/00 | 分類號: | C09J163/00;C09J161/06;C09J177/12;C09J133/00;C09J9/02;C09J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楊洋;姚姣陽 |
| 地址: | 213149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粘接劑 組合 粘接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電粘接劑組合物和導電粘接膜,屬于導電粘合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接觸面板的電極膜與連接器的粘接、各種膜基板的連接中,一般使用氯丁二烯類導電性粘接劑(如日本專利特開2004-143219號)。該類型導電性粘接劑具有如產品表面無初粘,短期情況下能常溫保存的優點。
但是,近幾年來由于環境問題及對安全性的要求提高,導電性粘接劑強烈要求為無鹵粘接劑。另外,以往的氯丁二烯類導電性粘接劑,根據用途,從粘接強度或耐熱性、操作性等方面考慮,未必滿足要求,特別是作為用于基板粘接的粘接劑組合物,存在耐熱性不足的問題。因此有發明人提出了粘接強度、耐熱性、操作性均優良的無鹵導電性粘接劑組合物。如專利CN101978016B公開了一種粘接劑組合物,為適于基板粘接所使用的對導電性粘接劑的應用的粘接劑組合物,其粘接強度、耐熱性、操作性等與現有的氯丁二烯類粘接劑相比均優良。
然而,近年來,伴隨著移動電話等電子設備急速地大畫面化,相對應的,觸摸面板的信號引出電路和柔性印刷基板連接的粘合面積狹小化,對粘接劑的粘接強度要求也要求至少同等以往或是更高,因此粘接劑的粘接強度的進一步提高成為當務之急。
此外,伴隨電子制品的多樣化,觸摸面板的基材、配線材料也多樣化,因此也要求粘接劑能夠應對這些各種材料。
另外,隨著電子儀器的小型化、輕量化,印刷線路板從單面、雙面向高密度雙面和多層發展,傳統雙面板兩面線路的導通多采用一般銀導電膠,但由于在潮濕的環境中銀會發生遷移現象,從而降低儀器的可靠性,因此導電粘接劑的抗遷移性能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導電粘接劑組合物和導電粘接膜,粘接劑組合物為無鹵粘接劑組合物,能夠具有對各種材料的粘接強度、耐熱性、導電性、抗遷移性、操作性均優良的特點,導電粘接膜能夠適于基板粘接。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一種導電粘接劑組合物,包括如下組分:A.聚酰胺彈性體15-55重量份、B.丙烯酸彈性體15-55重量份、C.環氧樹脂和/或酚醛樹脂30-70重量份、D.促進固化劑0.001-1重量份、E.導電粒子30-100重量份,其中,A、B及C的合計量為100重量份。
上述的導電粘接劑組合物中,優選的,A.聚酰胺彈性體中分散了上述B.丙烯酸彈性體及C.環氧樹脂或/和酚醛樹脂,形成相分離結構。
上述的導電粘接劑組合物中,優選的,所述聚酰胺彈性體為溶劑可溶性聚醚酯酰胺(PEEA),更優選的,所述聚酰胺彈性體為熔點在80℃-135℃,熔體指數為5g/10min-100g/10min(190℃、21.18N)的溶劑可溶性聚醚酯酰胺。彈性體的成膜性很差,讓其薄膜化非常困難,現在通過選用溶劑可溶性的聚醚酯酰胺,成膜性得到大幅改善,薄膜化就變得很容易。而且,PEEA有助于提高對聚酰亞胺、鎳-金鍍敷銅箔、觸摸面板的ITO(氧化銦錫)和銀糊等的粘接強度。
上述的導電粘接劑組合物中,優選的,所述聚酰胺彈性體為胺值20以下、酸值20以下、導入了包括-NH2和/或-C00H官能團的溶劑可溶性聚醚酯酰胺。通過根據金屬、樹脂等粘接對象導入適當的官能團,能夠實現粘接強度的進一步的提高。優選導入胺值20以下、酸值20以下的聚醚酯酰胺樹脂是因為如果在這以上的程度上導入官能團,有可能導致耐濕環境下的粘接強度、粘接可靠性的降低等不利情形。
上述的導電粘接劑組合物中,可使用PEEA已市售的產品:包括T?&?K?TOKA?(株)生產的TPAE系列(溶劑可溶性等級、聚醚酯酰胺型)?聚醚酯酰胺,但不限于此。能夠根據用途選擇包括TPAE?系列的?TPAE-12、TPAE-31、TPAE-32、TPAE-826、PA-200、PA-201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新綸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30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