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產品服務供應鏈優化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1352.0 | 申請日: | 2014-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26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明(設計)人: | 明新國;徐志濤;尹導;何麗娜;李淼;鄭茂寬;厲秀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品 服務 供應 優化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供應鏈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產品服務供應鏈優化設計方法,特別是涉及產品服務供應鏈戰略設計匹配策略、產品服務設施選址、產品服務供應商選擇和產品服務供應鏈流程設計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背景技術一:供應鏈戰略設計匹配策略
供應鏈戰略設計匹配策略目的是把產品分為根據功能性產品和創新性產品,然后針對功能性產品設計高效型供應鏈和創新性產品設計反應型供應鏈。
背景技術二:服務設施選址技術
K-子集拆分問題、P中心問題和P中值問題以及覆蓋問題是三類最經典的基本設施選址問題,由于后三類基本問題的假設條件和建模方法比較類似,因而可以把它們簡單歸為兩類:
(1)K-子集拆分問題的基本特點是:1)定形拆分,即服務中心和需求點的數量一定;2)有序拆分,即服務中心和需求點一對多的關系,而不是多對多的服務關系,總存在一個最優的拆分策略;3)k≥3時,該問題是NP完全的;4)屬于離散型選址問題。
(2)P中心問題和P中值問題以及覆蓋問題具有如下基本特點:1)需求點和服務中心一般是多對多的服務關系;2)P≥3時,該問題是NP問題;3)目標一般是使系統的某項(總平均)性能最優,例如運輸距離、時間、費用或者需求權距離最小等;4)不同需求點的需求量、成本等屬性被認為是等效的。
背景技術三:網絡分析法
網絡分析法(Analytic?Network?Process,ANP)是一種決策因素測度的方法。ANP首先將系統元素劃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稱為控制因素層,包括問題目標及決策準則。所有的決策準則均被認為是彼此獨立的,且只受目標元素支配。控制因素中可以沒有決策準則,但至少有一個目標。控制層中每個準則的權重均可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方法獲得。第二部分為網絡層,它是由所有受控制層支配的元素組組成的,其內部是互相影響的網絡結構,它是由所有受控制層支配的元素組成的,元素之間互相依存、互相支配,元素和層次間內部不獨立,遞階層次結構中的每個準則支配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內部獨立的元素,而是一個互相依存,反饋的網絡結構。ANP方法基本步驟如下:
(1)確定目標、準則
(2)依據目標、準則構建網絡
(3)構建無權重超矩陣
(4)構建權重超矩陣
(5)求得極限超矩陣
(6)極限相對優先權的綜合
(7)可選方案排序
背景技術四:供應鏈流程設計參考模型
目前比較有影響的供應鏈管理參考模型可以簡單地分為兩類,一類是產品供應鏈管理模型,包括HP模型、GSCF模型(Global?supply?Chain?forum)、SCOR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和Smart?SCOR模型,另一類是服務供應鏈管理模型,包括SSCM模型(Service?supply-Chain?management)、IUE-SSCM和S2COR模型(Service?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以及以上各種管理模型的擴展應用。但是:
(1)產品供應鏈管理模型經過大量學者的研究和企業實踐,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應用上都比較成熟,并且具有不同的適用特性,但它們都是聚焦于物流的轉移及其相關的信息、關系等管理,以結構化的供應鏈組織結構和流程管理為基礎,缺乏對服務和服務供應鏈特性的識別與考量,因而現有的產品供應鏈管理模型無法直接應用到產品服務供應鏈之中。
(2)服務供應鏈管理模型是近些年隨著服務業的興起而提出的,它們基于供應鏈的服務特性的識別,聚焦于跨組織的服務流程及其相關的管理、能力等管理,但是由于過于強調服務自身的基本屬性,忽略了產品與服務的關系及其對服務供應鏈的影響,并且對產品服務供應鏈的結構和基本特性考慮不夠。更重要的是,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服務供應鏈管理模型都是面向的傳統的服務行業,例如旅游、銀行、餐飲等
當前,針對產品服務供應鏈設計的相關研究比較缺乏,企業只能借用基礎理論或產品供應鏈或服務供應鏈領域的相關相關方法和技術,其在產品服務供應鏈設計中的適用性和效果非常有限。需要發展和形成專門針對產品服務供應鏈設計的方法和技術。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13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創口閉合器
- 下一篇:自卸沙輸送機的同步式皮帶張緊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