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口腔醫學教學中根管預備效果檢測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1264.0 | 申請日: | 2014-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9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凈植;王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口腔醫學 教學 中根管 預備 效果 檢測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口腔醫學教學中根管預備效果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根管預備前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用藍色染料對其根管系統進行染色;
2)將根管系統染成藍色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固定在可水平自由旋轉的基臺上;
3)對于透明樹脂牙模型,以其牙冠頰面為正平面;對于透明樹脂模擬根管,以完整顯示根管彎曲方向的中心軸面為正平面;將數碼相機鏡頭以垂直于該正平面的方向對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進行定焦拍攝,獲得預備前正面圖像(A0);
4)保持數碼相機鏡頭方位不變,將基臺沿同一旋轉方向分別轉動45°和90°,并在45°和90°的位置對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進行定焦拍攝,分別獲得預備前偏轉圖像(A45)和預備前側面圖像(A90);
5)將所得預備前正面圖像(A0)、預備前偏轉圖像(A45)和預備前側面圖像(A90)存儲于計算機中,利用圖像處理軟件提取各圖像中的預備前根管外壁輪廓(M1)、預備前根管中心軸線(L1),并在預備前根管中心軸線(L1)上間隔設定多個預備前標記點(a1、a2、……aN);
6)取下拍攝完畢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按臨床程序進行根管機械預備;
7)采用沖洗液對根管機械預備后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進行清洗;
8)對清洗完畢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進行干燥,再用紅色染料對其根管系統進行染色;
9)將根管系統染成紅色的透明樹脂牙模型或透明樹脂模擬根管重新固定在可水平自由旋轉的基臺上;
10)重復上述步驟3)和步驟4)的操作,獲得預備后正面圖像(BB0)、預備后偏轉圖像(BB45)和預備后側面圖像(BB90);
11)將所得預備后正面圖像(BB0)、預備后偏轉圖像(BB45)和預備后側面圖像(BB90)存儲于計算機中,利用圖像處理軟件提取各圖像中的預備后根管外壁輪廓(M2)、預備后根管中心軸線(L2),并在預備后根管中心軸線(L2)上間隔設定與所述多個預備前標記點(a1、a2、……aN)位置一一對應的多個預備后標記點(b1、b2、……bN);
12)再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將預備前正面圖像(A0)與預備后正面圖像(BB0)、預備前偏轉圖像(A45)與預備后偏轉圖像(BB45)、預備前側面圖像(A90)與預備后側面圖像(BB90)進行重疊比對,確定比對圖像上預備前根管中心軸線(L1)與預備后根管中心軸線(L2)的相對位置;
13)最后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分別測量預備前根管中心軸線(L1)上的多個預備前標記點(a1、a2、……aN)與預備后根管中心軸線(L2)上一一對應的多個預備后標記點(b1、b2、……bN)之間的距離,即可檢測評估根管的預備效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醫學教學中根管預備效果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樹脂牙模型是基于顯微CT掃描真實離體牙的根管系統,以所得原始DICOM數據為基礎,通過Mimics軟件三維處理得到宏觀及微觀仿生的三維打印STL文件,并將STL文件數據進行模型重建、提交至高精度3D打印機,使用透明樹脂材料制作而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12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靠性技術教學實驗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增強現實的電磁場教學與實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