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點云與數據驅動的樹木模型重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31203.4 | 申請日: | 2014-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11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鵬;李紅軍;郭建偉;代明睿;劉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T17/00 | 分類號: | 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驅動 樹木 模型 重建 方法 | ||
1.一種點云與數據驅動的樹木模型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獲取樹木點云數據,對其進行預處理,并定義樹木模型的分級表示;
步驟S2從所述樹木點云數據中提取得到主枝骨架點及其半徑,并進行枝葉分離處理;
步驟S3、從所述樹木點云數據中提取得到樹冠特征點;
步驟S4、對主枝骨架點進行結構化;
步驟S5、對樹冠特征點進行結構化并計算得到各個小枝的半徑;
步驟S6、根據已經結構化的所有樹枝的骨架點和半徑,重建得到完整的樹木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視覺照相工具獲取所述樹木點云數據,基于點云分析技術保留需要重建的單個和多個樹木上的點云,去掉其它對象的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樹木的形狀分為主枝、細枝和樹葉,其中,主枝的分級數記為NL,細枝的分級數記為NS,細枝和樹葉構成樹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利用移動圓柱體方法從所述樹木點云數據中提取得到主枝骨架點及其半徑,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1、計算點云各個點p處的局部幾何量:法方向主曲率k1(p)和k2(p),其中k1(p)≤k2(p),以及主曲率對應的主方向和
步驟S2.2、基于點云各個點p處的局部幾何量來定義一個擬合p點枝干形狀的圓柱,利用圓柱體的移動來搜索潛在的枝干,從而提取得到主枝骨架點及其半徑;
步驟S2.3、利用提取得到的主枝骨架點,將所述點云數據分為主枝上的點云和樹冠上的點云實現枝葉分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1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2.1.1、建立整個點云數據的kd樹;
步驟S2.1.2、對于點云數據中的每一個點p,利用kd樹查找其多個近鄰點,假設這些近鄰點來自于同一個平面,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擬合得到該平面,以該平面的法向量作為點p的法方向
步驟S2.1.3、在點p處建立局部坐標系,并擬合得到一個二次曲面,利用該二次曲面計算得到點p處的主曲率k1(p)和k2(p)以及主方向和
步驟S2.1.4、定義p點處的曲率圓半徑為r(p)1/k2(p),曲率圓心為用表示p處樹枝的軸向,r(p)表示該點處的樹枝半徑,b(p)表示該點處的樹干軸線的位置,即樹枝骨架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312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瀏覽器兼容性的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刷新固件的方法及電子設備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