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9430.3 | 申請日: | 2014-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1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吉伯海;袁周致遠;傅中秋;程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9/265 | 分類號: | G01N29/26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 地址: | 21009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聲波 探頭 檢測 移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損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超聲波探傷的原理是利用超聲波在異質界面反射的回波來判斷缺陷。超聲波探頭是探傷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都通過探頭。在超聲波檢測中,探頭的移動方式主要有前后移動、左右移動及轉動,通過探頭的移動尋找缺陷回波,再利用DAC曲線對缺陷進行評定。目前超聲波探頭采用手動移動方式為主,但由于超聲波耦合劑具有一定的粘性,且被檢材料表面不平整,導致手動移動超聲波探頭具有一定困難,尤其是在尋找最高缺陷回波時,往往會因移動幅度過大造成漏檢。并且,在進行疲勞裂紋特征判定及定位檢測時,移動幅度過大,造成檢測誤差增大,對檢測結果不利,影響后期裂紋維修。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可控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針對現有超聲波檢測技術,提供一種可控的探頭精細移動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包括底座和用于安裝超聲波探頭的移動塊,所述底座為U形槽,且U形槽緊靠著封閉端設置有承接臺板,該承接臺板的長度小于移動塊長度,移動塊置于承接臺板上,且移動塊與承接臺板之間依次通過滑移機構、旋轉機構連接,所述的滑移機構包括滑道以及滑塊,滑道鋪設在承接臺板上,且滑道的延伸方向與U形槽的槽臂延伸方向一致,滑塊則可移動地安裝在滑道中;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轉動框以及轉動旋鈕,所述轉動框與滑動塊固定連接,而轉動旋鈕的一端與轉動框可旋轉連接,另一端則配裝在移動塊上所開設的轉動旋鈕孔內;所述移動塊與U形槽的封閉端之間可旋轉連接;所述移動塊設置有探頭安裝部,超聲波探頭安裝在所述的探頭安裝部。
所述探頭安裝部為移動塊對應于超聲波探頭的大小所開設的安裝框,超聲波探頭置于安裝框中,且超聲波探頭的底座通過微幅調節機構與安裝框連接。
所述微幅調節機構為兩個,對稱地設置在超聲波探頭底座的兩側,每一個微幅調節機構均包括固定螺桿、固定旋鈕以及固定旋鈕轉動桿,所述的固定旋鈕通過固定旋鈕轉動桿定位安裝在移動塊上所開設的固定旋鈕孔中,固定螺桿一端與移動塊螺紋配合連接,另一端則穿入封閉框內與超聲波探頭的底座螺紋配合連接;固定螺桿與固定旋鈕固定連接,且固定螺桿與固定旋鈕轉動桿平行設置。
所述移動塊與U形槽的封閉端之間通過第一旋轉機構可旋轉連接,所述的第一旋轉機構包括連桿、連桿旋鈕以及球鉸鏈,連桿的一端與連桿旋鈕連接,另一端則依次穿過U形槽封閉端開設的連桿旋鈕孔后與移動塊上所安裝的球鉸鏈連接。
所述的滑道為倒L形滑道,滑塊嵌裝在所述的倒L形滑道中,且滑塊與承接臺板之間設置有滑塊光滑墊層。
所述U形槽為槽口寬度漸增的U形槽;所述承接臺板通過U形槽從封閉端向槽口方向延伸而形成。
所述承接臺板與U形槽的一個邊緣齊平,置于承接臺板上的移動塊則與U形槽的另一個邊緣齊平。
所述U形槽的兩個槽臂上分別安裝有兩個磁鐵。
所述轉動塊和所述轉動框之間設置轉動光滑墊層。
所述轉動框和所述轉動塊各有一塊凸起,兩者邊界的角度交角為15°;轉動框與轉動塊之間的旋轉角度超過15°時,轉動框上的凸起與轉動塊上的凸起卡合,阻止轉動塊發生轉動。
所述承接臺板通過U形槽從封閉端向槽口方向延伸而形成。
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的優點:
本發明實現了超聲波探傷中探頭基本移動功能的需要,通過前后滑動模塊、轉動模塊、左右移動模塊做到了超聲波探頭移動的可控性,解決了手動移動探頭時的不利現狀,提高了超聲波檢測可控性及準確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分解軸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平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底座的半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探頭固定部位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連桿部位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轉動部位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超聲波探頭檢測移動裝置的整體軸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94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