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8046.1 | 申請日: | 2014-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24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楊洋;于宏慶;楊蓮育;吳林恩;張雪明;趙宇立;許承陽;李海鵬;柴新;陳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楊洋;于宏慶;楊蓮育;吳林恩;張雪明;趙宇立;許承陽;李海鵬;柴新;陳飛 |
| 主分類號: | C23F11/04 | 分類號: | C23F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6202 甘肅省酒泉市***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 管道 緩蝕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組分1~3份聚丙烯酸,2~10份表面活性劑,5~8份葡萄糖酸鈉,1~5份芳香族唑類,5~20份碳酸鹽,20~40份有機胺類,10~30份載體,10~30份石油磺酸鋇、1~3份液體蠟和10~20份蒸餾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唑類為疏基苯并三氮唑或苯并三氮唑;所述碳酸鹽為碳酸鉀或者碳酸鈉;所述有機胺類為甲基二乙醇胺、二異丙醇胺、單乙醇胺、十六胺、十八胺、嗎啉、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為氮摻雜介孔碳。
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所述碳酸鹽的溶液與所述載體在室溫條件下混合、攪拌均勻;
2)在步驟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酸,表面活性劑,葡萄糖酸鈉,芳香族唑類和有機胺類在80℃~110℃溫度條件下實現預聚合;
3)在步驟2)制備的預聚合物中加入石油磺酸鋇和液體蠟,在轉速為200~400r/min條件下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在室溫條件下靜置10h~15h,待氣泡消失后得到目標產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攪拌速度為100~200r/min。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載體為氮摻雜介孔碳。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唑類為疏基苯并三氮唑或苯并三氮唑。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鹽為碳酸鉀或者碳酸鈉。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胺類為甲基二乙醇胺、二異丙醇胺、單乙醇胺、十六胺、十八胺、嗎啉、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氣集輸管道緩蝕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攪拌時間至少為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楊洋;于宏慶;楊蓮育;吳林恩;張雪明;趙宇立;許承陽;李海鵬;柴新;陳飛,未經馬楊洋;于宏慶;楊蓮育;吳林恩;張雪明;趙宇立;許承陽;李海鵬;柴新;陳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80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Ω形金屬件彎曲模具及其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氣動裝置冷壓整形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