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的調度方法、終端、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7422.5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51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薛子濤;徐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8 | 分類號: | H04W48/08;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10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持 多種 類型 互聯網 接入 調度 方法 終端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的數據業務承載調度方法、終端及系統,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終端側包括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終端申請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響應所述申請,通過所述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對從N個互聯網接入得到的N路IP信息進行統一調度,所述N為大于2的自然數;所述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將進行所述統一調度得到的資源分配給所述終端,使所述N個互聯網接入能同時為終端運行的所述業務提供所述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度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的數據業務承載調度方法、終端及系統。
背景技術
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過程中,至少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目前的互聯網的連接承載主要是由兩種類型,第一類互聯網接入是蜂窩無線接入網,包括GPRS、CDMA2000、UMTS、EVDO、HSPA、HSPA+、LTE等。第二類互聯網接入基于802.11系列的協議,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WIFI。目前大多數終端在使用數據業務時僅會一種類型互聯網接入方式來提供服務,不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以使得接入網絡能同時提供數據業務。
由于當前同一時刻只能用一種接入網來提供無線數據業務,所以如果當前的服務網絡信號較差或者徹底無網絡時,可能會重新連接另一個接入網絡,或是需要用戶手動選擇新的接入網絡,這回造成IP連接暫時中斷,終端上正在運行的業務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對于Email、WWW等非實時性業務可能影響并不大,但對于IM類業務或者是流媒體類型的業務,則有可能業務重新連接,用戶體驗可能會很差,比如在QQ上聊著聊著就掉線了,或者在網上看視頻時看著看著就掉線了,都需要用戶重新連接,用戶體驗很不好。
另一個方面,對于有較高速率需求的流媒體等業務而言,無線帶寬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實際情況是網絡資源有限,在實際網絡中的帶寬是由多個用戶共享的,且有一定的負荷分擔算法,某些算法或實際情況可能對于終端的流媒體業務不是很有利(例如當遇到用戶間資源嚴重的沖突時,有些算法可能和時間有關,網絡會在不同時間給不同的接入用戶不同的優先級,也就是即使是位置不移動的用戶帶寬也不穩定),此刻如果有多個接入網絡同時可以提供數據業務承載,可以提高更高的帶寬,有利于業務的正常進行。
目前不支持當前數據業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移動互聯網業務大多數需要TCP-IP協議作為支撐,對于終端而言,如果其同時接入不同運營商的PS域,則意味著其獲取到兩個不同路由的不同的IP,而且這樣的IP地址一般而言是內網IP地址。對于同一應用,其需要訪問的服務器是固定的,但如果同時使用不同的運營商提供的兩個IP地址來訪問此應用對應的服務器,可能導致數據次序混亂等問題,因此,對于目前大多數應用的場景而言,兩個運營同時提供終端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是不可行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希望提供一種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的數據業務承載調度方法、終端及系統,使得終端在使用數據業務時支持采用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方式來同時提供終端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支持多種類型互聯網接入的數據業務承載調度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終端,終端側包括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終端申請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
響應所述申請,通過所述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對從N個互聯網接入得到的N路IP信息進行統一調度,所述N為大于2的自然數;
所述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將進行所述統一調度得到的資源分配給所述終端,使所述N個互聯網接入能同時為終端運行的所述業務提供所述業務運行所需的資源。
優選地,通過所述第一IP控制服務模塊對從N個互聯網接入得到的N路IP信息進行統一調度,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74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