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正極活性物質的方法、可再充電鋰電池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3279.2 | 申請日: | 2014-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8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金榮基;李泳勛;劉螺凜;樸娜利;李淳律;崔益圭;樸容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SDI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4/485 | 分類號: | H01M4/485;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正極 活性 物質 方法 充電 鋰電池 電子 裝置 | ||
可再充電鋰電池包含非水電解液、含有硅基負極活性物質的負極和含有正極活性物質的正極,所述正極活性物質包含由化學式1:Li
技術領域
公開了可再充電鋰電池中的正極活性物質和用于制備正極活性物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尺寸和重量變得更小,所以對開發用在這種便攜式電子設備中的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大容量的電池有更大的興趣。
電池使用用于正極和負極中的每一個的電化學反應物質(下文稱為“活性物質”)產生電功率。可再充電鋰電池在正極和負極處的鋰離子的嵌入/脫嵌過程中由化學勢的變化而產生電能。
可再充電鋰電池使用在充電和放電反應的過程中用于正極活性物質和負極活性物質可逆地嵌入或脫嵌鋰離子的材料,并包含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的有機電解液或聚合物電解液。
對于可再充電鋰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已經使用鋰復合金屬化合物,并且還考慮鋰復合金屬氧化物,例如LiCoO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方面涉及包含用于改善容量和循環壽命特性的正極活性物質的可再充電鋰電池。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方面涉及制造所述正極活性物質的方法。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方面中,可再充電鋰電池包含非水電解液、含有硅基負極活性物質的負極和含有正極活性物質的正極,所述正極活性物質包含由化學式1:Li
M可包括Ni和Mn。
所述可再充電鋰電池可包含摩爾比在約9:0.1至約9:2的范圍內的Ni與Mn。
M可包括選自Mg、Ti和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所述可再充電鋰電池的充電和放電效率可在約86%至約94%的范圍內。
所述硅基負極活性物質可為選自在硅(Si)的表面未涂布有導電碳的硅(Si)、在硅氧化物的表面未涂布有導電碳的硅氧化物、在硅氧化物的表面涂布有導電碳的硅氧化物和在硅(Si)的表面涂布有導電碳的硅(Si)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SDI株式會社,未經三星SDI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32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插拔性優異的鍍錫銅合金端子材
- 下一篇:蓄電元件及蓄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