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細水霧滅火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23180.2 | 申請日: | 2014-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90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白云飛;張京紅;佟曉楠;張鐵英;李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喜安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1/00 | 分類號: | A62C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鞏固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霧 滅火 系統 | ||
細水霧滅火系統,包括第一拉瓦爾噴管、引射器、第二拉瓦爾噴管和噴頭。本發明的細水霧滅火系統采用兩個拉瓦爾噴管,首先壓縮空氣流經第一拉瓦爾噴管,使其提高流動速度;高速運動的氣體和水在通過引射器時,產生水霧混合噴入第二拉瓦爾噴管中,在第二拉瓦爾噴管的作用下,水霧降壓增速,以高速噴射出的細水霧到達噴頭完成噴射作業。本發明的結構使得水霧初速度增加,水霧粒徑穩定,平均粒徑為140μm,既能有效覆蓋火源,又可以減少浪費,同時保證對特別怕水對象的保護,結構簡單成本低;此外由于拉瓦爾噴管的增速作用,使得滅火系統在達到同等細水霧粒徑時的工作壓力下降,保障生命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細水霧滅火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兩個拉瓦爾噴管組合的細水霧滅火系統,屬于消防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滅火系統包括:哈龍氣體系統、二氧化碳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其中哈龍氣體滅火效果好,但產生毒性,污染環境,而且對于一些高精密儀器或機艙等貴重場所的使用受到限制。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效果也較好,但液態CO2的儲存條件要求較高,操作不當會造成傷害,而且由于CO2的濃度過高會對人造成窒息,因此經常有人停留或工作的場所發生的火災不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另外,大量的CO2會造成溫室效應,危害環境。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用水量大,且由于水壓和水滴較大對滅火對象造成損壞,不適合一些高精密儀器或機艙等貴重場所。
細水霧是一種新型的滅火方式,近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科學工作者和工商界在40年代應用水霧滅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環保型滅火系統,并發布了NFPA750《細水霧滅火系統標準》。國內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其中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率先進行了細水霧滅火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填補了國內消防領域的空白。隨后于2013年頒布實施的國家標準GB50898-2013《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進一步推廣和規范細水霧滅火系統。
細水霧滅火使用特殊噴頭、通過高壓噴水產生水微粒,達到高效率的冷卻與缺氧窒息作用。其中細水霧的產生是滅火系統的心臟,水霧粒徑以及水霧的初速度直接影響細水霧滅火系統的滅火能力。應用火災模擬軟件FDS對庚烷液體可燃物燃燒進行模擬,討論細水霧粒徑對火災的滅火效果,得出粒徑為150μm為較好的滅火粒徑。
目前的細水霧滅火系統存在以下缺點:細水霧粒徑不夠小、不穩定,不能保證對特別怕水對象的保護;細水霧動力不足,水霧射程短;高壓細水霧的工作壓力大,不適宜撲滅近距離的易沸溢的B類火災,而且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具有兩個拉瓦爾噴管的細水霧滅火系統,增加水霧初速度,并使水霧粒徑穩定;同時在保證同樣的細水霧粒徑下,降低工作壓力。
一種細水霧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瓦爾噴管、引射器、第二拉瓦爾噴管和噴頭,其中高壓氣體被輸送進入所述第一拉瓦爾噴管的入口,所述第一拉瓦爾噴管的出口連通引射器,水通過高壓氣體也輸送到所述引射器內,所述引射器的出口與第二拉瓦爾噴管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拉瓦爾噴管的出口連通噴頭。
所述第一拉瓦爾噴管的入口直徑為7.8-8.2mm,喉管直徑1.1-1.5mm,出口直徑為4.8-5.2mm,擴張段長度為21-22mm;所述第二拉瓦爾噴管的入口直徑與第一拉瓦爾噴管出口直徑相同,喉管直徑2.3-2.7mm,出口直徑為9.8-10.2mm,擴張段長度為41-44mm;第一和第二拉瓦爾噴管的收縮管的長度是10.0-10.2mm,所述引射器直徑為5.0-5.4mm。
本發明的滅火系統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第一拉瓦爾噴管的入口直徑8.0mm,喉管直徑1.3mm,出口直徑為5.0mm,擴張段長度為21.6mm;所述第二拉瓦爾噴管的入口直徑為5.0mm,喉管直徑2.5mm,出口直徑為10.0mm,擴張段長度為42.9mm;所述收縮管長度為10.1mm,所述引射器直徑為5.2mm。
所述引射器優選為直徑為5.2mm的高壓水管,長度為4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喜安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喜安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31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