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鋁液熔煉除鐵的液冷電磁鐵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20129.6 | 申請日: | 2014-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4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聶剛;謝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新方尊鑄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21/00 | 分類號: | C22B21/00;B03C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熔煉 電磁鐵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除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鋁液熔煉除鐵的液冷電磁鐵設備。
背景技術
在廢雜鋁的熔煉過程中,經常遇到合金成分或雜質元素的超標,尤其是鐵的超標問題。當合金中鐵含量超過0.35%(質量分數,下同)后,已不適于砂型鑄造,超過1.2%后也不適于壓鑄。不少企業為得到成分符合標準的鋁合金產品,不得不加入較多的原生鋁,廢鋁加入量僅為20%~50%,大大降低了再生鋁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在一些高質量鑄造鋁合金中,如用于制造汽車輪轂的A356.2合金,要求鐵含量低于0.12%,基本上不用再生鋁生產。因此,雜質元素鐵的去除已成為困擾再生鋁行業發展的國際性難題,它對于擴大再生鋁原料的應用和提高再生鋁產品品質非常關鍵。
若要根本上解決再生鋁中鐵的超標問題,必須大力發展有效除鐵技術,現有的方法有重力沉降法、離心去除法、過濾法、電磁分離法、熔劑法等。無論是重力沉降、離心去除還是過濾,由于受動力學的限制,對細小富鐵相的去除效果均很差。而利用金屬熔體與雜質的導電性能差異達到去除雜質目的的電磁分離方法,由于電磁場施加方式靈活、電磁力密度連續可調等特性,與傳統凈化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穩定、無污染的優點,近年來在去除富鐵相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目前,電磁法主要采取直接施加感應磁場的方式,設備成本高、技術難度大,難以在諸多中小企業中得到應用,小企業中不得已甚至采取石棉包裹永磁鐵在鋁液中攪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簡便易行、成本低廉、使用靈活的用于鋁液熔煉除鐵的液冷電磁鐵設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鋁液熔煉除鐵的液冷電磁鐵設備,包括一用于隔熱的硅酸鋁管套,所述硅酸鋁管套耐高溫,可防止鋁液侵蝕,同時起保溫和保護作用,在所述硅酸鋁管套內設有用于降低管套內溫度的不銹鋼管套,在所述不銹鋼管套上纏繞有用于產生磁力的電磁線圈,所述電磁線圈通過外部電路連接電源,通電后,電磁線圈產生磁力,吸附鋁液中的游離鐵屑和鐵渣等。
所述不銹鋼管套內通入有循環流動的冷卻介質,用于保持電磁線圈溫度穩定在工作溫度范圍內。
所述冷卻介質優選為水,同時不銹鋼管套可以保證即使發生意外也不會有水泄露,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新穎,改變傳統鋁液除鐵方法,設備可做成手持式、圓柱式或者多個組合,提高除鐵效率,具體尺寸規格經計算后可自行確定;使用安全可靠,造價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鋁液熔煉除鐵的液冷電磁鐵設備,包括一用于隔熱的硅酸鋁管套1,硅酸鋁管套1耐高溫,可防止鋁液侵蝕,同時起保溫和保護作用,在硅酸鋁管套1內設有用于降低管套內溫度的不銹鋼管套2,在不銹鋼管套2上纏繞有用于產生磁力的電磁線圈3,電磁線圈3通過外部電路連接電源,通電后,電磁線圈3產生磁力,吸附鋁液中的游離鐵屑和鐵渣等。不銹鋼管套2內通入有循環流動的冷卻介質,用于保持電磁線圈3溫度穩定在工作溫度范圍內。冷卻介質優選為水,同時不銹鋼管套2可以保證即使發生意外也不會有水泄露,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險。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新方尊鑄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新方尊鑄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201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