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膠囊內鏡系統中監視實時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19643.8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32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開兵;袁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4 | 分類號: | A61B1/04;A61B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膠囊 系統 監視 實時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膠囊內鏡系統中監視實時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以及醫療技術的發達,膠囊內鏡也不斷的被應用在各種腸道疾病治療、檢測中。現有的膠囊內鏡系統中,當需要讀取膠囊內鏡的數據時,膠囊內鏡先保存一幅完整的圖像數據,然后圖像記錄儀再從存儲器中讀取這幅完整的數據傳輸給工作站。這種方式使得圖像存儲和讀取會占用一定時間,雖然是實時監視,但當前看到的圖像是前一個時段采集的圖像,存在一定的滯后。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滯后、提高實時性的膠囊內鏡系統實時監視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膠囊內鏡系統中監視實時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膠囊內鏡采集圖像數據;
步驟二、將采集到的圖像數據分成若干個數據包并編號;
步驟三、膠囊內鏡將數據包發送給圖像記錄儀;
步驟四、判斷上位機是否處于實時監視狀態;當上位機處于實時監視狀態時,執行步驟七;當上位機不處于實時監視狀態時,執行步驟五;
步驟五、所述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緩存;
步驟六、判斷數據包是否接收完成;當數據包接收完成時,存儲接收到的圖像數據后結束;當數據包接收未完成時,返回執行步驟四;
步驟七、所述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發送給上位機,上位機的顯示裝置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顯示。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膠囊內鏡在采集到圖像數據后就進行數據包分組編號,然后傳輸給圖像記錄儀,圖像記錄儀接收到數據包后進行緩存,圖像記錄儀能夠根據需要選擇直接發送給上位機或是直接存儲完整的圖像數據,減少了滯后時長,提高了實時性能。
較佳的,所述步驟七中,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發送給上位機后,判斷上位機是否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當上位機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時,所述上位機將接收到的圖像數據進行顯示;當上位機沒有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時,返回執行步驟四。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能夠根據需要選擇直接顯示或是等到完整的圖像數據接收完成再進行顯示,減少了滯后時長,提高了實時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提高膠囊內鏡系統中監視實時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膠囊內鏡采集圖像數據;
步驟二、將采集到的圖像數據分成若干個數據包并編號;
步驟三、膠囊內鏡將數據包發送給圖像記錄儀;
步驟四、判斷上位機是否處于實時監視狀態;當上位機處于實時監視狀態時,執行步驟七;當上位機不處于實時監視狀態時,執行步驟五;
步驟五、所述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緩存;
步驟六、判斷數據包是否接收完成;當數據包接收完成時,存儲接收到的圖像數據后結束;當數據包接收未完成時,返回執行步驟四;
步驟七、所述圖像記錄儀將已經接收到的數據包發送給上位機,上位機的顯示裝置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顯示。
所述步驟七中,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發送給上位機后,判斷上位機是否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當上位機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時,所述上位機將接收到的圖像數據進行顯示;當上位機沒有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時,返回執行步驟四。
膠囊內鏡系統中,膠囊內鏡與圖像記錄儀通過信號線纜連接,所述圖像記錄儀與上位機通過信號線纜連接,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述圖像記錄儀將接收到的數據包發送給上位機,所述上位機接收到所有的數據包即完整的圖像數據后,將接收到的圖像數據進行顯示。本實施例中,所述上位機采用影像工作站實現,本實施例中,膠囊內鏡將編號后的數據包依次發送給圖像記錄儀,當然膠囊內鏡也可以將數據包按隨機順序發送給圖像記錄儀,所述判斷圖像記錄儀是否處于實時監視狀態通過圖像記錄儀的處理器是否接收到按鍵輸入裝置輸出相應的信號來判斷,當然還可以通過處理器預設實時監控時間,判斷是否到達實時監控時間來實現。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196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