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碳酸酯-醚)三元醇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16615.0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1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順杰;秦玉升;王獻紅;王佛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G64/34 | 分類號: | C08G64/34;C08G6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13002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酸 三元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碳酸酯-醚)三元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二氧化碳、環氧化合物和三元酸進行聚合反應,得到聚(碳酸酯-醚)三元醇;
所述催化劑為稀土摻雜的基于Zn3[Co(CN)6]2的雙金屬氰化物;
所述三元酸為草酰琥珀酸、丙三酸、1,3,5-均苯三甲酸、1,2,4-偏苯三甲酸和磷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聚合反應的反應時間為3~9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化合物為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環氧環己烷和環氧氯丙烷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化合物與三元酸的質量比為(3~3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金屬氰化物與環氧化合物的質量比為(5.0×10-4~9.0×10-3):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應的反應溫度為30~1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應的反應壓力2~6MPa。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摻雜的基于Zn3[Co(CN)6]2的雙金屬氰化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備:
a)將叔丁醇、水、鋅鹽化合物和稀土鹽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鹽溶液;
b)將上述混合鹽溶液中與K3[Co(CN)6]溶液混合,再進行后處理,得到稀土摻雜的基于Zn3[Co(CN)6]2的雙金屬氰化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鹽化合物為YCl3、LaCl3、NdCl3、PrCl3、Y(NO3)3、La(NO3)3、Nd(NO3)3、Pr(NO3)3、Y(ClCH2COO)3、La(ClCH2COO)3、Nd(ClCH2COO)3、Pr(ClCH2COO)3、Y(Cl2CHCOO)3、La(Cl2CHCOO)3、Nd(Cl2CHCOO)3、Pr(Cl2CHCOO)3、Y(Cl3CCOO)3、La(Cl3CCOO)3、Nd(Cl3CCOO)3和Pr(Cl3CCOO)3中的一種或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鋅鹽化合物為ZnCl2、ZnBr2、Zn(CH3COO)2、Zn(ClCH2COO)2、Zn(Cl2CHCOO)2、Zn(Cl3CCOO)2、ZnSO4和Zn(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166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裂檢測撕膜臺
- 下一篇:一種利用高鋁粉煤灰制備陶瓷纖維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