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苧麻的脫膠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16226.8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47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江寧;李小曼;王輝林;馬延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D01C1/00 | 分類號: | D01C1/00;D01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苧麻 脫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苧麻的脫膠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麻類生產(chǎn)大國,種植面積和麻類纖維產(chǎn)量均居世界前列。2007年,我國苧麻產(chǎn)量達到27.7萬噸,所有麻類達到60萬噸。傳統(tǒng)麻類脫膠工藝采用化學脫膠,雖然脫膠效果比較好,但是在煮練過程,大量使用了強堿、酸和脫膠劑,生產(chǎn)的勞動強度大、好能多、污染嚴重,同時也對纖維有一定損失等弊端。
酶法脫膠技術具有專一性強,條件溫和,低能耗,環(huán)保和工藝簡單等優(yōu)勢,將是麻類生產(chǎn)的必然趨勢,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目前堿性果膠酶脫膠技術尚不成熟,主要是單純用堿性果膠酶無法徹底去除木聚糖、木質(zhì)素等雜質(zhì)。因此,仍然需要一種兼具酶法脫膠和化學脫膠優(yōu)勢的新工藝。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苧麻的脫膠方法。
本發(fā)明提供的苧麻的脫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苧麻原麻于水中煮沸后,瀝干,置于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進行第一次浸泡,再置于pH值為8.0-10.0的堿性果膠酶的水溶液中進行第二次浸泡,浸泡完畢后瀝水干燥,完成所述苧麻的脫膠。
上述方法的煮沸步驟中,時間為5-15分鐘;
所述氫氧化鈉的水溶液的質(zhì)量百分濃度為0.5-2%,具體為0.5%、1%、2%、0.5%-1%、1%-2%;所述氫氧化鈉的水溶液與苧麻原麻的用量比為8L-15L∶1kg,具體為12L∶1kg、15L∶1kg、12-15L∶1kg。
所述堿性果膠酶的水溶液中,堿性果膠酶的活力為500U/ml-1000U/ml,具體為600U/ml、500-600U/ml或600-1000U/ml;pH值為8.0-10.0,具體為9.5-10;
所用堿性果膠酶為公開號為CN103215244A、申請?zhí)枮?01310155628.4的中國專利申請中所述蛋白質(zhì)Pe1N。
所述苧麻原麻與堿性果膠酶的水溶液的用量比為1kg∶10L-25L,具體為1kg∶15L、1kg∶10-15L;
所述第一次浸泡步驟中,溫度為70-90℃,時間為15-30分鐘,具體為25、25-30、15-25分鐘;
所述第二次浸泡步驟中,溫度為45℃-65℃,具體為50℃、45-50℃、50-65℃;時間為3小時-4小時,具體為3.5小時或3.5-4小時。
所述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煮沸步驟之前,將所述苧麻原麻用水浸濕并放置8-12小時。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應用化學法和堿性果膠酶對苧麻進行聯(lián)合脫膠的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的去除苧麻纖維中的果膠和木質(zhì)素雜質(zhì),脫膠時反應條件溫和,對纖維損傷小、能耗低,比化學脫膠效率高,可用于苧麻加工。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苧麻原麻纖維上的果膠質(zhì)隨浸泡時間被堿性果膠酶分解產(chǎn)生的可溶性不飽和聚半乳糖醛酸的變化曲線;
圖2為實施例1不同處理后的苧麻纖維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3為實施例2不同處理后的苧麻纖維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4為實施例3不同處理后的苧麻纖維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5為實施例4不同處理后的苧麻纖維的掃描電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所述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所述原材料如無特別說明均能從公開商業(yè)途徑而得。所用苧麻原麻購自江西恩達家紡有限公司。所用堿性果膠酶為公開號為CN103215244A、申請?zhí)枮?01310155628.4的中國專利申請中所述蛋白質(zhì)Pe1N。
實施例1、苧麻的脫膠
將0.5kg苧麻原麻用水浸濕后放置8小時后,瀝干,再浸于熱水中煮沸5min,取出后瀝水至沒有明顯水滴后,置于7.5L質(zhì)量百分濃度為0.5%的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于90℃進行第一次浸泡15分鐘,再加入5L500U/mL、pH值為9.5的堿性果膠酶的水溶液,于45℃進行第二次浸泡4小時后,瀝水烘干,完成苧麻的脫膠。
在第二次浸泡的過程中,對由苧麻原麻纖維上的果膠質(zhì)被堿性果膠酶分解產(chǎn)生的可溶性不飽和聚半乳糖醛酸的量進行監(jiān)測,
其中,可溶性不飽和聚半乳糖醛酸濃度(μmol/mL)的計算公式如下:
△OD235=實驗組235nm的吸光度值-對照組235nm的吸光度值;
N為測定時的稀釋倍數(sh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162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