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及堆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15228.5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0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葛靜波;陳春化;王浩東;沈業庭;季林章;孫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5F15/00 | 分類號: | C05F15/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 地址: | 2237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 堆肥 組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領域,特別是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和該組合物進行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堆肥是一種有機肥料,所含營養物質比較豐富,且肥效長而穩定,同時有利于促進土壤固粒結構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而且與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彌補化肥所含養分單一,長期單一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結,保水、保肥性能減退的缺陷。堆肥是利用各種植物殘體(作物秸桿、雜草、樹葉、泥炭、垃圾以及其它廢棄物等)為主要原料,加上泥土和礦物質混合堆積,混合人畜糞尿經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機肥料。中國使用堆肥的歷史,也較為悠久。
現有傳統的堆肥材料,依然以動物秸稈、雜草和人畜糞尿為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材料的選擇已經日趨廣泛,除了傳統的類別外,垃圾、廚余還包括藻類已經成為新的堆肥材料,堆肥不僅成為一種制作肥料的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廢物垃圾重新利用的方式。
菌渣是食用菌大規模工廠化生產之后的廢棄物,有一定的營養成分,但重新利用的途徑有限,處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境地,而且在數量上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對菌渣的使用就成為另一種“變廢為寶”。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不足,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和利用該組合物進行堆肥的方法。
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包括金針菇菌渣、河泥、花生殼、栗子殼、甘蔗渣、草木灰、石灰粉和活菌制劑,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金針菇菌渣250-500份、河泥200-350份、花生殼50-150份、栗子殼50-200份、甘蔗渣200-350份、草木灰50-100份、石灰粉50-120份和活菌制劑5-15份。
作為優選,所述河泥經過風干,含水量在45%-65%之間。
作為優選,活菌制劑為酵母制劑、毛霉菌制劑或木霉菌制劑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堆肥池建設:在地面挖一個長2m、寬1.5m、深0.6m的堆肥池,并用塑料薄膜覆蓋池底和四個側面;
(2)備料:金針菇菌渣250-500份、河泥200-350份、花生殼50-150份、栗子殼50-200份、甘蔗渣200-350份、草木灰50-100份、石灰粉50-120份和活菌制劑5-15份;
(3)堆放:稱取上述質量份數的各個組分之后,先將草木灰、活菌制劑、和金針菇菌渣混合均勻,加入50-150質量份數的水,制成混合料Ⅰ,再將河泥、花生殼、栗子殼、甘蔗渣和石灰粉混合均勻,制成混合料Ⅱ,然后從池底向上按照一層混合料Ⅱ一層混合料Ⅰ的次序堆放,直至堆放完畢;
(4)一次發酵:堆放完畢之后,用塑料薄膜封住,進行一次發酵,時間24-36h;
(5)二次發酵:一次發酵之后,揭開塑料薄膜,在堆肥池上插入6-9根木棒,用于通風透氣,之后露天發酵20-30日,即制成。
作為優選,堆放階段,組合物的含水量55%-65%,pH值7.0-7.5。
作為優選,堆放時每層混合料Ⅰ和混合料Ⅱ的厚度為10-15cm。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天然堆肥組合物及堆肥方法,以廢棄的金針菇菌渣和其他一些廢棄物為材料,加上河泥和活菌制劑,不僅能夠實現廢物利用,而且制造出的堆肥腐熟良好,利用價值較高,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而不是對本發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包括金針菇菌渣、河泥、花生殼、栗子殼、甘蔗渣、草木灰、石灰粉和毛霉菌制劑,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金針菇菌渣250份、河泥200份、花生殼50份、栗子殼50份、甘蔗渣200份、草木灰50份、石灰粉65份和毛霉菌制劑5份。其中,河泥經過風干,含水量在50%之間。
一種天然堆肥組合物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堆肥池建設:在地面挖一個長2m、寬1.5m、深0.6m的堆肥池,并用塑料薄膜覆蓋池底和四個側面;
(2)備料:稱取上述質量份數的各個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152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裝體液的微流體容器
- 下一篇:填料式排氣洗滌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