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09764.4 | 申請日: | 2014-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27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韓士兵;王建平;康晨;徐琳淞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迪力衛生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12 | 分類號: | B32B27/12;B32B37/26;D03D15/08;D06B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4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緯 不同 纖維 組合 肌內效貼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肌內效貼,尤其涉及一種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文化體育的蓬勃發展,肌內效貼也逐步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全球現有的產品均采用全棉或者粘膠纖維(即人造棉)構成,之所以采用這種方案,是因為一方面同一種纖維生產方式相對容易,另一方面在后整理過程中,人造棉或全棉的染色溫度只需60攝氏度,這樣成本比較低,若采用不同種纖維,則會因為纖維特性不同而必須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藝,造成成本的上升。
但采用上述方案所生產出的產品,具有以下的不足點:
(1)全棉或人造棉的產品親水性過大,而肌貼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長時間使用(有時會貼合人體七天以上),而且使用過程中會面臨洗澡,游泳等等問題,這時,高含水量的肌貼就很難在人體表面被干燥,由此會捂在人體表面,非常不舒適;
(2)由于全棉或人造棉的生產工藝及纖維特性不同,單纖維的撕裂強度偏低,為了使產品具有一定的強度,就必須使紗線也具有能夠承受織造、染色、擴幅、定型的強度。而能夠采用的方案就是使纖維束形成一定的捻度,使纖維相互包合。但如果采用此方案,由于纖維已經相互包合,就不可避免地會使纖維變得更硬,纖維的橫截面更趨向圓形,如說明書附圖1所示。這樣,不管前處理或產品后處理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在基礎材料的特性上,已經使產品手感偏硬。
(3)由于肌貼產品是經向帶有彈力,而且產品背面帶有膠水,在使用中,一般是縱向拉伸后貼于人體表面,貼于人體后,面料就必須產生回彈。但如果肌貼產品本身偏硬,就容易引起:a、貼后容易在體表引起反翹,從而引起脫落;b、產品偏硬,貼后體感會有缺陷;c、增加了過敏率。
(4)由于人造棉或全棉紗必須經過一定程度的加捻(一般保底捻度要達到450捻/米左右),在同樣紗支的情況下,如果組織結構沒有大的改變,紗的直徑已經相對固定,從而使最終產品的厚度也相對固定,這樣,就沒有辦法生產出更輕更薄、更適合人體皮膚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既能夠保持肌貼原有優良特點,同時對不良的特性也進行有效的改良的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
實現本發明第一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由經紗和緯紗織造而得;所述經紗為全棉或人造棉的包芯彈力紗線;所述緯紗為化纖纖維,織造成無彈力的網絡絲結構。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的制造方法。
實現本發明第二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經緯兩種不同纖維組合的肌內效貼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準備經紗,采用全棉或人造棉的包芯彈力紗線,經過拉伸后再上漿固定經紗尺寸;
步驟二:準備緯紗,采用已經經過染色的化纖纖維紗,該顏色與最終所需的肌內效貼的緯紗顏色一致;
步驟三:織造成坯布,將步驟一中的經紗和步驟二中的緯紗按照一定的經緯密要求織造成布料,該緯經密根據最終彈力的要求設定;
步驟四:將經向帶漿、緯向為網絡結構的化纖紗構成的面料進行退漿處理,退漿工藝采用全棉或人造棉的工藝,退漿后的經紗還原至拉伸前尺寸,面料獲得彈力;
步驟五:采用全棉或者人造棉的染色工藝對經過步驟四處理過的面料進行染色;染色方案可采用經紗與緯紗一致顏色,也可采用經紗與緯紗顏色不一致的方案;染色溫度不超過100℃。
步驟六:將染色好的面料根據最終所需的彈力與門幅進行拉伸與擴幅;
步驟七:將通過步驟六處理的面料進行轉移涂膠;膠水種類為固化率42~55%的醫用丙烯酸;首先將膠水涂在涂有硅油或防粘蠟的隔離紙上;再通過烘道揮發去除部份溶劑全程加溫,并控制烘道溫度不高于120℃;再與面料復合并加壓,與面料復合時,面料保持無張力;膠水表面劃有S型波紋,最終使膠水轉移至面料上。
步驟八:卷裝分切為所需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迪力衛生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迪力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97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