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摩托車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105622.0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1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蔣炎坤;唐建平;劉志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昌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41/30 | 分類號: | F02D4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22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摩托車 發動 機電 燃油 噴射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摩托車發動機燃油系統,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摩托車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背景技術
摩托車以其輕便靈活、經濟實惠及性能可靠等特點在廣大欠發達地區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我國的摩托車工業從上個世紀50年代的第一輛井岡山牌摩托車算起,經過多年的發展,不但滿足了國內的市場需求,也大量出口到南美、中東以及非洲等地區。從1993年開始我國己是世界摩托車生產第一大國。目前,年產量由1980年的4.9萬輛發展到2008年產銷量雙雙突破2700萬輛,2013年的生產量達到3500萬輛。
然而,我國摩托車工業發展主要以低成本為擴展策略,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排量的中低檔產品類型,相關產品技術含量低、利潤少,相關發動機產品的燃油經濟性差,排放高。隨著世界范圍內的能源危機現象的出現以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這種建立在發動機高油耗和排放基礎上的發動機產品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要求。電子控制燃油噴射技術及系統作為一種先進的發動機控制技術在廣大車用發動機上的使用經驗表明,采用電控技術能夠在保證發動機在滿足排放法規和燃油經濟性的基礎上,很好地平衡成本和使用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究開發適用于摩托車發動機的電控系統,以使其在符合相應排放法規要求的基礎上,保持性能和成本的協調,繼續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功能完善,控制精度高,工作穩定性好,節能環保且結構緊湊的摩托車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摩托車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電子控制單元和通過導線束與電子控制單元相連接的傳感器和執行器。
所述傳感器包括安裝在發動機曲軸前后端或凸輪軸前后端的曲軸位置信號發生裝置及對應的曲軸位置傳感器、安裝在節氣閥體上的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和與進氣管相連通的進氣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空氣濾清器上的進氣溫度傳感器和安裝在發動機機體上的缸體溫度傳感器以及安裝在排氣管上的氧傳感器。
所述執行器包括安裝于節氣閥體上的怠速控制閥、安裝于燃油箱內的電動燃油泵和燃油壓力調節器、安裝于氣缸蓋處或者節氣閥體上的噴油器以及點火線圈。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設計合理,系統結構完善,工作性能可靠,發動機使用本發明結合發動機尾氣后處理技術,可使尾氣排放滿足國家三期以上摩托車排放法規以及歐III以上摩托車排放法規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曲軸位置信號發生裝置13的齒盤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怠速控制閥2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怠速控制閥2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直線電機驅動式怠速控制閥與節氣閥體6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通斷型比例閥式怠速控制閥與節氣閥體6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進氣壓力傳感器3與主氣道6-6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電子控制單元1和通過導線束14與電子控制單元1相連接的傳感器和執行器;所述傳感器包括安裝在發動機曲軸前后端或凸輪軸前后端的曲軸位置信號發生裝置13及對應的曲軸位置傳感器9、安裝在節氣閥體6上的節氣門位置傳感器5和與進氣管相連通的進氣壓力傳感器3、安裝在空氣濾清器17上的進氣溫度傳感器8和安裝在發動機機體上的缸體溫度傳感器7以及安裝在排氣管19上的氧傳感器10;所述執行器包括安裝于節氣閥體6上的怠速控制閥2、安裝于燃油箱18內的電動燃油泵12和燃油壓力調節器16、安裝于氣缸蓋處或者節氣閥體上的噴油器4以及點火線圈11。
如圖2所示,所述怠速控制閥2為直線電機驅動式怠速控制閥,它包括殼體2-1和設置在殼體2-1端部的電連接座2-2,位于殼體2-1內設置有直線電機2-3,直線電機2-3通過壓緊彈簧2-4與閥芯2-5連接。
如圖3所示,所述怠速控制閥2為通斷型比例閥式怠速控制閥,它包括外殼2-10,位于外殼2-10內沿軸線依次設置有鐵芯2-9、電磁閥芯2-6和閥座2-11,鐵芯2-9的周圍設置有電磁線圈2-7,鐵芯2-9與電磁閥芯2-6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2-12,位于閥座2-11中心、與電磁閥芯2-6相對設置有出氣管2-15,位于閥座2-11與電磁閥芯2-6結合處的兩側設置有進氣口2-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昌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昌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56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