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及其栽培口蘑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04510.3 | 申請日: | 2014-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66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葛靜波;陳春化;王浩東;沈業庭;季林章;孫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唐循文 |
| 地址: | 2237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福菇菌渣 培養基 料及 栽培 口蘑 方法 | ||
1.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數配比如下:金福菇菌渣35-70份,羊糞30-35份,尿素1.5-2份,硫酸鉀1-1.5份,氯化銨1-2份,石灰1-1.5份,氯化鉀0.5-1.5份,過磷酸鈣2份,木薯渣1-1.5份,筍殼1份,棉粕0.5-1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數配比如下:金福菇菌渣40-65份,羊糞32-34份,尿素1.6-1.8份,硫酸鉀1.2-1.4份,氯化銨1.2-1.8份,石灰1.2-1.4份,氯化鉀0.8-1.2份,過磷酸鈣2份,木薯渣1.2-1.4份,筍殼1份,棉粕0.6-0.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數配比如下:金福菇菌渣52份,羊糞33份,尿素1.7份,硫酸鉀1.3份,氯化銨1.5份,石灰1.3份,氯化鉀1份,過磷酸鈣2份,木薯渣1.3份,筍殼1份,棉粕0.7份。
4.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栽培口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金福菇菌渣和筍殼粉碎,晾干后備用;
第二步:將羊糞預濕2-3天,與金福菇菌渣混合均勻后建堆,當堆溫由72-77℃開始下降時翻堆,棉粕、木薯渣和筍殼第一次翻堆時加入,硫酸鉀、尿素和氯化鉀在第二次翻堆時加入,石灰、氯化銨和過磷酸鈣在第三次翻堆時加入,第四次翻堆后調節pH在7.4-7.8,含水量65%-68%,制得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
第三步:將堆制好的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運進消毒后的菇房中并均勻放到菇床上,封閉菇房門窗,通過通氣孔維持菇房溫度在62-68℃,8-10小時后降溫至55-60℃,維持3-5天后降溫至45-52℃,保持12小時后打開門窗降溫;
第四步:揀去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中的雜物,整平料面,使料層厚度為18-22cm,打開門窗使菇房內氨氣散去,維持菇房溫度在22-30℃;
第五步:先將2/3菌種均勻撒在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面上,覆上0.6-1cm的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后將剩余的菌種撒上,用石灰水對菇房消毒,關閉門窗3-5天,保持菇房溫度在22-2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
第六步:15-20天后覆土,土層厚3-3.5cm,保持菇房溫度在22-25℃、空氣相對濕度85-90%,當菌絲長到土層2/3時降溫到16-20℃,保持空氣濕度在85%-95%;每天通風1-2次,每次1-2小時,當菇柄長至3-6cm、菌膜尚未破時即可采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栽培口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建堆后堆形為圓錐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金福菇菌渣培養基料栽培口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菌種的數量為每平方米培養基料用1-1.5瓶500ml/瓶的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45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