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苯基氯硅烷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03908.5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俊杰;胡慶超;徐曉光;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F7/12 | 分類號: | C07F7/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 地址: | 25640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苯基 硅烷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苯基氯硅烷的制備方法,屬于有機硅單體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有機硅材料具有較好的耐溫性、抗輻射、相溶性等許多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廣泛應用于國防科技、航空航天、化工、醫藥等各個領域。和以甲基氯硅烷單體為原料制備的有機硅材料相比,以苯基氯硅烷單體制備的有機硅材料具有更加優異的耐溫性、抗輻射、相溶性等特性,使得有機硅材料的特性有了極大的提升。
苯基氯硅烷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縮合法、Grignard法、Wurtz法、催化裂解法等。
專利文獻CN101628917A公開了一種縮合法制備苯基氯硅烷單體的合成工藝,即采用氯苯、甲基氫二氯硅烷為原料,氯仿為催化劑,在0.2-0.8Mpa,350-600℃條件下制備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但該方法高溫高壓的反應條件,對設備及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要求極高,增加了生產成本,尤其生成大量的強致癌性的副產物苯,十分不利于工業生產。
專利文獻US6541651和專利文獻CN102225949A均采用了Grignard法制備苯基氯硅烷。在無氧條件下,以氯苯和金屬鎂為原料,在烷基醚中制得苯基氯化鎂,然后再與甲基三氯硅烷反應得到甲基苯基二氯硅烷。這種方法采用大量有機溶劑,且Grignard試劑非常活潑,易發生爆炸,危險性高,產生的大量金屬鹵鹽的后續處理非常麻煩,最后生成的產物也難分離。
專利文獻CN101077877A公開了以Wurtz法制備苯基氯硅烷單體的醇解物苯基烷氧基硅烷,具體是以氯苯和甲基烷氧基硅烷為原料,在鈉的作用下發生縮合反應得到苯基烷氧基硅烷。這類方法的缺點是原料比較昂貴,甲基烷氧基硅烷要比氯硅烷價格高,若采用氯硅烷為原料則反應劇烈,過程難控,易發生危險,過量鈉的使用,在后續處理時操作步驟繁瑣且比較危險。
專利文獻US3772347和專利文獻CN101195633A公開了采用貴金屬鉑或鈀及其絡合物為催化劑,催化二硅烷與氯芳烴的裂解反應,制備苯基氯硅烷單體。但這類反應所得目標產品種類比較單一,同時生成等量的副產物甲基氯硅烷單體,所需的催化劑價格昂貴,難以循環回用,生產成本高。
因此,需要設計和開發一種苯基氯硅烷單體制備的新工藝,該工藝不僅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原料便宜易得,而且所得目標產品苯基氯硅烷單體的種類多,產率高,副產物少,能實現硅資源的高值化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苯基氯硅烷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苯基氯硅烷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苯基二硅烷與催化劑按質量比(10~100):1加入反應器中,混合均勻,然后向反應器中通入惰性氣體排出空氣,攪拌加熱至100~200℃,常壓條件下,持續通入裂解氣8~24h,裂解氣與苯基二硅烷的摩爾比為(1~8):1,停止反應,對反應液進行精餾分離,制得不同種類的苯基氯硅烷單體;
所述的苯基二硅烷結構式如下:
MemPhnX3-m-nSiSiMeaPhbX3-a-b
其中:m,n,a,b均為0~3的整數,且n+b≥1,m+n+a+b<6,Me為-CH3,Ph為-C6H5,X為Cl或Br;
所述的催化劑為聚醚、季銨鹽、有機胺、冠醚、季銨堿或季膦鹽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裂解氣為HX、X2、CH3X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其中X為Cl或Br。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所述的聚醚為:H(OCH2CH2)3OH、H(OCH2CH2)5OH或R(OCH2CH2)4OR;所述的季銨鹽為:四甲基氯化銨、四丁基硫酸銨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所述的有機胺為:氮氮二甲基苯胺、三正戊胺或三正丁胺;所述的冠醚為:環糊精、15-冠醚-5或18-冠醚-6;所述的季銨堿為:四甲基氫氧化銨、三甲基乙基氫氧化銨或二甲基乙基苯乙基氫氧化銨;所述的季膦鹽為:四甲基溴化膦、四丁基溴化膦或四苯基氯化膦。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所述苯基二硅烷與催化劑的質量比為(40~8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未經山東東岳有機硅材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39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