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骨不連實驗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03775.1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21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潘治軍;李忠;楊振邦;潘靜心;杜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治軍 |
| 主分類號: | A61D1/00 | 分類號: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9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骨不連 實驗 模型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礎醫學實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骨不連實驗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二、技術背景
制造骨不連模型的傳統方法是制造與骨干直徑相等的骨缺損,或制造較小的骨缺損+破壞內外骨膜。這一模型只能展示產生骨不連后的現狀,以便用于研究骨不連的治療方法。對于形成骨不連的原因只能展示骨缺損和損傷內外骨膜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并不能展示產生骨不連的其它諸多原因,更不能展示現代骨折治療手段下的“既沒有骨缺損也沒有不穩定”情況下的無骨痂生長現象——骨痂形成障礙。也不能模仿高能量骨折的真實狀態,所以不能揭示造成骨不連的生物學機制,因而無法有效的預防骨不連。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探討骨不連的原因,提供一種新型骨不連實驗模型及其制作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驗模型采取人為制造犬股骨閉合的簡單骨折,僅用骨折端刺傷了周圍肌肉,引出了萎縮性骨不連的實驗模型。本模型并沒有制造骨缺損,沒有不穩定,沒有明顯的血供破壞,也沒有專門破壞骨膜,只是用骨折端刺傷了周圍骨膜和肌肉,卻制成了萎縮性骨不連的實驗模型,這就仿真再現了直接暴力骨折和反復搬運損傷所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揭示了單純軟組織損傷就可以造成骨不連,突破了傳統骨不連模型的單一性,為研究骨不連原因開辟新的思路。其解決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在制造簡單骨折的基礎上,僅用骨折端刺傷周圍肌肉5次,就造成了骨痂形成障礙,導致萎縮性骨不連的實驗模型。
所用材料:
①實驗動物:正常成年犬10只,雌雄不限,年齡10~12歲,體質量為8~12kg平均9.0±1.5kg,股骨長100~130mm,直徑為10~12mm。所有動物均無術區創傷、感染及畸形,也無其它全身疾病,且為同一飼養員飼養,實驗動物均由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所有實驗操作程序均遵守第四軍醫大學動物實驗準則。實驗中動物處置符合動物倫理學標準。
②鋼板:采用天津市人立骨科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直型不銹鋼鋼板,6孔×80mm,寬12mm,厚3mm,直接于鋼板冷鉆孔增加螺孔,截去兩端,改為8孔×65mm,或8孔×75mm。
實驗方法:
將動物麻醉后,首先制造犬股骨閉合的簡單骨折。手持骨折兩側,用兩骨折端沿骨干縱軸方向平行刺傷骨膜及鄰近肌肉5次,刺傷深度為骨端重迭2cm,兩側軟組織總刺傷范圍為4cm,各只犬軟組織刺傷量相等。制造骨折的同時行切開復位8孔鋼板內固定術,使骨折端解剖對位,不留骨缺損。術后2周骨折局部產生“壞死滲液腔”,術后10周:無任何內、外骨痂生長,骨端進一步吸收,骨折間隙擴大、瘢痕充填,鋼板、螺釘已經松動,骨不連模型已經建成。
實驗的同時設立對照組,對照組制造同樣的簡單骨折及同等程度的軟組織刺傷后,首先行閉合的手法復位經皮經大轉子細克氏針穿入髓腔臨時固定骨端,防止骨折重迭錯位太遠,同時避免骨折端繼續刺傷肌肉。將動物置于自然狀態下,8天后行切開復位8孔鋼板內固定術。術后2周骨折局部不產生“壞死滲液腔”,有肉芽組織覆蓋,術后10周產生良好的骨痂愈合。
本模型說明在同樣程度的軟組織損傷的情況下,早期手術時原發損傷炎癥反應與手術損傷炎癥反應重疊,會產生局部過量炎癥壞死反應,產生骨痂形成障礙導致骨不連,延期手術將一次過量炎癥分解為兩次良性炎癥,總體炎癥良性經過,很好的啟動了骨痂生長,骨折愈合良好。
對照組愈合良好,說明骨折端并沒有缺血,排除了缺血、不穩、分離、缺損、感染等傳統因素后,說明骨折局部過量炎癥破壞骨折愈合能力,是骨痂形成障礙的根本原因。
因為軟組織的炎癥修復行為不能被常規的X光片所反映,本模型早期所產生的“壞死組織及滲液”被吸收后不留任何痕跡,因而這一短暫的過量炎癥壞死現象從未被臨床或實驗所揭示過,從未被臨床醫生所察覺。醫生所能知道的只是在后期施行骨不連手術時所見到的已經形成的難以解釋的無骨痂生長狀態,并不能想到這一類病例曾經在早期生物學反應的關鍵時刻產生過“壞死組織及滲液”。教科書所描述的炎癥肉芽骨痂過程只是良性炎癥狀況下的生長過程,并沒有描述過過量炎癥情況下的這一病理過程。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圖1A:是術后2周骨折標本圖,展示壞死滲液腔及裸露的骨折端。
圖1B:是術后6周骨折標本圖,展示骨折端間仍無組織生長。
圖1C:是術后10周骨折標本圖,展示骨端萎縮變細間隙增寬,萎縮性骨不連形成。
圖1D:是術后10周X光片圖,展示骨端萎縮變細,骨折間隙增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治軍,未經潘治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37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椎間融合器
- 下一篇:具有不對稱螺紋結構的口腔種植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