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102937.X | 申請日: | 2014-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9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執乾;王月祥;張恩貴;朱毅;張世麟;白翰林;張小剛;孟德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5/06 | 分類號: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06***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氣 絕緣 相變 導熱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得到:雙組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4%~12%,石蠟-丙烯酸相變微膠囊10%~30%,導熱粉體50%~70%,硅烷偶聯劑1%~2%,乙烯基封端硅油10%~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熱粉體由大、中、小三種粒徑的導熱粉體按照6~7﹕2~3﹕1的重量比組成,所述大粒徑導熱粉體的顆粒尺寸為70μm~80μm,中粒徑導熱粉體的顆粒尺寸為30μm~40μm,小粒徑導熱粉體的顆粒尺寸為0.5μm~1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導熱粉體是氧化鋁、氮化鋁、碳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KH-57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石蠟-丙烯酸相變微膠囊粒徑40μm~50μm,相變溫度50℃~60℃,相變潛熱≥140J/g。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乙烯基封端硅油是由粘度為20000cst~30000cst的乙烯基封端硅油與粘度為3000cst~4000cst的乙烯基封端硅油按照2~3﹕6的重量比組成的混合物。
7.權利要求1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在所述重量百分比的導熱粉體中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硅烷偶聯劑,常溫常壓下攪拌得到改性導熱粉體;將所述重量百分比的乙烯基封端硅油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雙組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的A組分中混合均勻,再加入所述改性導熱粉體和所述重量百分比的石蠟-丙烯酸相變微膠囊,及雙組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的B組分,于80Pa~150Pa真空度下攪拌混合得到膠料,硫化成型得到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
8.權利要求2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以石蠟為芯材、丙烯酸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備得到石蠟-丙烯酸相變微膠囊;
2).分別將顆粒尺寸70μm~80μm的大粒徑導熱粉體、顆粒尺寸30μm~40μm的中粒徑導熱粉體、顆粒尺寸0.5μm~1μm的小粒徑導熱粉體于200℃烘烤30h~40h除去水分后,按照6~7﹕2~3﹕1的重量比混合得到導熱粉體原料;
3).向所述重量百分比的步驟2)的導熱粉體中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硅烷偶聯劑,常溫常壓下高速攪拌得到改性導熱粉體;
4).將所述重量百分比的乙烯基封端硅油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雙組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的A組分中混合均勻;
5).向步驟4)的液體中加入步驟3)的改性導熱粉體和所述重量百分比的相變微膠囊,混合均勻,再加入所述重量百分比的雙組份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的B組分,使用真空攪拌機,于80Pa~150Pa真空度下充分攪拌混合得到膠料;
6).膠料倒入模具中,于平板硫化機中180℃~240℃、10MPa~20MPa下硫化1min~3min,成型得到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
7).在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的兩面貼合離型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3)中高速攪拌的攪拌速率為300rpm~400rpm,攪拌時間60min~10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氣絕緣相變導熱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5)中的攪拌速率為100rpm~200rpm,攪拌時間10min~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293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寫卡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異常計費處理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