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02931.2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057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炳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基楨 |
| 主分類號: | E01F9/654 | 分類號: | E01F9/654;E01F9/6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趙郁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泡 安全 制作方法 | ||
1.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利用一發泡成型模具發泡出一板材,該板材至少于上表面形成有復數個未穿透該板材的凹洞,且各相鄰的凹洞之間分別形成有一肋部;
b.將發泡成型后的板材由該發泡成型模具中取出,并沿一剖切線橫向剖切該板材,使該板材剖切成為一上板片及一下板片,且該剖切線橫剖過該板材各凹洞的底部上緣,使經剖切后的上板片可構成由各肋部所組成的網狀形態;
c.將該上板片裁切成為一可折合成預定柱狀體的展開面,且至少于該展開面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對接邊;
d.折合該展開面并將其對接邊相對結合,以構成一預定形狀的柱狀體;
e.取一底座結合于該柱狀體的底部,即可制得一發泡安全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成型模具由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相對組成,所述發泡成型模具的內部具有一成型空間,且于該上模具的內緣設有多個朝下延伸的成型凸柱。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上板片裁切成為一可折合成圓錐形柱狀體的扇形展開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將其對接邊以粘膠相對結合,以令所述上板片可圈圍成柱狀體的立體結構形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所述底座用以與所述柱狀體相接的端面上開設有一組接孔,該組接孔的形狀與所述柱狀體的底部形狀相互對應,使所述柱狀體可以其底部相對插設于該組接孔中,并以粘膠涂布于該組接孔與其相接的柱狀體的底部之間,以結合所述底座與所述柱狀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所述柱狀體的底部外折形成有一呈外擴環狀的底緣,而所述底座則由三片底板依序疊合組成,且所述底座以其位于上側及下側的底板夾合粘貼于所述柱狀體底緣的上、下表面,以結合所述底座與所述柱狀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取用預定數量的胚片相互疊置而組成一發泡胚材,再將該發泡胚材置于所述發泡成型模具內,該發泡胚材包含有由多個胚片疊置組成的內層及一相疊于該內層最外側的圖樣層,且在發泡成型的過程中該圖樣層與該內層相互融合而一體成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樣層由多個具有與所述內層不同顏色的圖樣胚塊拼組而成,所述圖樣胚塊呈長條狀并有規則性地排列于所述內層最外側的端面上間隔排列成斜紋布局的樣式。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泡安全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圖樣胚塊之間分別接設有一與所述內層具有相同顏色的間隔胚塊,并通過所述圖樣胚塊與該間隔胚塊相互并排以組成平面狀的圖樣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基楨,未經高基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293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地面清潔車及其導向結構
- 下一篇:雙向限位單向活動盆式橡膠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