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屋及由該蟹屋組成的蟹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102765.6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4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劍興;徐永耕;王剛;徐嘉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殼蟹 養殖 用蟹屋 組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屋及由該蟹屋組成的蟹塔。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大閘蟹養殖方法,一般都是把大閘蟹從蟹苗養殖到成品,然后進行銷售,正常養殖過程中,大閘蟹一生要蛻18次殼(然而有人認為,蟹種階段還要增加2次,即蛻20次殼;還有人認為,在成蟹階段還應增加1次,即長江流域大閘蟹一生要蛻21次殼)。大閘蟹的蛻殼,不僅僅意味著它的發育,同時也是它生長的必要步驟。大閘蟹蛻殼會選擇一個好的環境,它們一般選擇在比較安靜、水草叢生、便于隱蔽的淺水區進行。蛻殼過程是很有趣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先是從頭部胸甲后緣與腹部交界處產生裂縫,接著口部兩側的側板線也產生裂縫,跟著頭胸甲逐漸向上聳起,使裂縫擴大,加上螃蟹自身腹部后縮,兩側肢體不斷擺動,并且向中間收縮,末對步足最先脫出,然后腹部退出,最后才是螯足退出,最后完成整個蛻殼過程。在湖蟹蛻殼的同時,胃、腮、腸道也漸漸脫去舊皮。蛻殼后,原來皺折在舊殼里的新體逐漸舒展開來,身體也隨之長大。通常越是幼蟹生長的速度越快,蛻殼次數相對也比較多,隨著它們個體的長大,蛻殼的次數也隨之減少。
蟹脫殼后不久的這個短暫時間內的形態,我們稱之為軟殼蟹,軟殼蟹只有在換殼的短短幾個小時內全身軟綿綿的。軟殼蟹在自然界非常難得,因為螃蟹新的外殼會在脫殼的數小時后接觸到水而逐漸變硬。軟殼蟹營養豐富、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全身可食用。因此,軟殼蟹具有較高的經濟地位,是一般大閘蟹的兩倍,可為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但是,在現有的大閘蟹養殖過程中,大閘蟹一般都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脫殼,在此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其他水生生物的侵襲(脫殼時的大閘蟹沒有任何防御能力)、其它不脫殼大閘蟹的侵襲等,同時自然環境脫殼的大閘蟹也沒有辦法進行采集和管理,導致軟殼蟹供不應求。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專門用于養殖軟殼蟹的裝置,以提高軟殼蟹的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屋及由該蟹屋組成的蟹塔,以實現軟殼蟹的產量化。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揭示了一種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屋,包括由一個底座和多個側壁圍繞形成的本體,所述側壁包括前側壁、后側壁、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左側壁和右側壁互相平行,所述左側壁的外部縱向設置有凸條和/或凹槽,所述右側壁的外部縱向設置有凹槽和/或凸條,所述凸條和所述凹槽的位置、形狀相對應,當兩個所述蟹屋左右拼接時,其中一個蟹屋的所述凸條卡扣于另一個蟹屋的所述凹槽,所述前側壁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左側壁、右側壁分離,所述前側壁與所述左側壁、右側壁分離部分和所述前側壁與所述左側壁、右側壁結合部分樞轉連接。
優選地,所述前側壁的整體與所述左側壁、右側壁分離,所述前側壁樞轉連接于所述底座。
優選地,所述多個側壁的頂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優選地,所述左側壁、右側壁上與所述前側壁相配合處設置有斜坡,所述前側壁可擱置于所述斜坡。
優選地,所述底座向中心凹陷,且所述底座的中心設置有第一通孔。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遠離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
優選地,所述左側壁、右側壁設置有用于架設水管的U形缺口。
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塔,包括多個如上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蟹屋,所述多個蟹屋的相鄰凸條卡扣于凹槽組成橫向列隊,所述橫向列隊上下疊加形成蟹塔。
優選地,所述蟹塔還包括供水裝置和排水裝置,所述供水裝置的水管架設于最頂層蟹屋的U形缺口,所述水管上設置有出水口,由所述出水口輸出的水滴落至所述蟹屋,所述排水裝置與最底層蟹屋的第二通孔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所揭示的軟殼蟹的養殖用蟹屋,將單個的蟹放置于蟹屋進行單獨養殖,一方面,為蟹的脫殼提供優良環境,避免了傳統養殖方式中蟹容易受外部環境的侵害,有利于產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采集脫殼后的軟殼蟹,便于管理養殖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右視圖;
圖5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仰視圖;
圖7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前側壁的分離部分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U形插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27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頂盒控制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傳動結構的減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