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除霧霾凈尾氣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102354.7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9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余鋼;余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豐市佳詣電力燃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100 江蘇省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霧霾凈 尾氣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尾氣處理裝置,特別關于一種結合了泡罩結構的尾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燃煤發(fā)電廠的煤燃燒后的廢氣在經過除塵和脫硫脫硝接近或達到排放標準甚至有些還未達標就直接將尾氣排入大氣中,其排出的氣體中包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和比重輕、顆粒小的粉煤灰等細小固體雜質粉塵。這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細小顆粒物就是形成霧霾的主要兇手,會極大地影響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脅到生命。?
目前,也有一些新的尾氣處理的方法,如專利號為CN201110371900的專利中提出的尾氣處理方法,其包括有多級化學噴淋室、異味吸附室和負離子吸煙室。雖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地消除燃煤煙氣中含有的有害氣體及雜志固體顆粒,但是其復雜的多層結構及原料卻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后續(xù)產生的廢棄物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產生治廢又生廢的問題。?
還有一些比較成熟的尾氣處理方法比如泡罩塔,泡罩塔的結構在吸收氣體方面非常好,但是因為燃煤煙氣即使經過初步除塵除掉了煙氣里面較大的雜質渣滓,也還是會有細小的粉煤灰混在氣體里面,然后跟隨氣體一起進入泡罩塔。而粉煤灰中的雜質是制水泥的原料,即它在遇到水時會變?yōu)槟z凝狀,時間久了就變成水泥,凝固在泡罩塔中,從而使得泡罩塔堵塞,且不易清理。?
還有現(xiàn)在的發(fā)電廠、水泥廠之類需要燃煤的廠因為要使得排出的煙氣的含硫量達到排放標準,都盡量采購含硫量低但是價格偏高的煤炭,這也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以前用石灰乳脫硫后產生的石膏都是被當成廢棄物,大量堆積而無人問津,變成了治廢又生廢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結構簡單、無需經常維修、不易堵塞和處理后的廢渣可以制水泥制磚來賣錢的除霧霾凈尾氣處理裝置及其系統(tǒng)。?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除霧霾凈尾氣處理裝置,其包括有水膜除塵層、泡沫泡罩噴淋層和汽水分離層。所述水膜除塵層在尾氣經過的通道處設置有一層水幕;所述泡沫泡罩噴淋層設置在所述水膜除塵層上方,其包括有一層或多層,所述泡沫泡罩噴淋層的中央設置有一根可旋轉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攪拌裝置;所述汽水分離層設置在所述泡沫泡罩噴淋層的上方,所述汽水分離層中包括有截面積大于所述泡沫泡罩噴淋層截面積的汽水分離管道。尾氣從水膜除塵層進入泡沫泡罩噴淋層的時候必先經過水幕的凈化,進入泡沫泡罩噴淋層后在經過液體吸收凈化后進入汽水分離層,在汽水分離層降低流速之后汽水分離,然后氣體進入煙囪排入大氣。?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除霧霾凈尾氣處理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其中所述水膜除塵層包括有環(huán)形側壁、導流板、出水盤管、進氣口和水膜層溢流口。所述導流板呈漏斗狀固定在所述環(huán)形側壁上;所述出水盤管呈圓環(huán)狀固定在所述導流板漏斗狀內側;所述進氣口設在所述導流板下方的環(huán)形側壁上,所述進氣口的進氣方向與所述環(huán)形側壁相切;所述溢流口設置在所述水膜除塵層底部的環(huán)形側壁上。所述出水盤管流出的水從所述導流板底端落到所述水膜除塵層底部形成一層水幕,從所述進氣口進來的尾氣在繞環(huán)形側壁旋轉之后向中間逸散并通過水幕然后進入泡沫泡罩噴淋層。?
作為本發(fā)明所述除霧霾凈尾氣處理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傳動軸向下延伸至所述水膜除塵層的底部,在所述水膜除塵層底部的傳動軸上固定連接有一組水膜層攪拌葉片,所述水膜層溢流口設置所述攪拌葉片上方。在水膜除塵層中也設置攪拌葉片防止雜質凝固,并增加對有害氣體的吸收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豐市佳詣電力燃料有限公司,未經大豐市佳詣電力燃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10235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