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苯并呋喃雜環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98546.5 | 申請日: | 2014-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德禹;湯承浩;張國平;薛偉;宋寶安;金林紅;賀嗚;陳卓;李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9/6558 | 分類號: | C07F9/6558;A01N57/24;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慶云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呋喃 氨基 膦酸酯 衍生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有抗植物病毒作用的藥物含有苯并呋喃雜環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α-氨基膦酸酯類化合物因其新穎的作用機理,對環境友好等特點,近幾年來成為國內外農藥和醫藥研究的熱點之一。?
在合成方面,由醛、胺和亞磷酸酯三組分合成α-氨基膦酸酯的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采用亞胺加成法,即先使醛和胺反應生成亞胺,再和亞磷酸酯反應得到目標產物:2013年,Peiwei?Zhang等(Peiwei?Zhang,Chenghao?Tang,Zhiwei?Chen,Bo?Wang,Xiang?Wang,Linhong?Jin,Song?Yang,Deyu?Hu*,Design,?Synthesis,?and?Antiviral?Activity?of?α-Aminophosphonates?Bearing?a?Benzothiophene?moiety)報道了以苯并噻吩-3-甲醛與4位或6位取代的2-氨基苯并噻唑在干燥甲苯溶劑中,冰醋酸為催化劑條件下反應8-24h,重結晶得到亞胺,將亞胺溶解在干燥二甲苯中,然后加入亞磷酸酯,并在回流條件下反應,薄層層析得到目標化合物。另外一種方法是由醛、胺和亞磷酸酯三組分進行“一鍋法”反應直接得到目標產物:2005年,胡德禹等(胡德禹,宋寶安*,張國平,楊松,何偉,吳揚蘭,洪艷平,金林紅,劉剛.?超聲輻射下O,O'-二正丁基-α-(4-三氟甲基苯胺基)-2-氟苯基膦酸酯的合成與晶體結構,有機化學,?2005,?25,?854-858)?采用BF3·Et2O催化和45?kHz?超聲輻射下,亞磷酸二正丁酯與鄰氟苯甲醛、對三氟甲基苯胺在78~80?℃,?無溶劑條件下進行類?Mannich?反應,?0.5?h?即可以較高收率獲得目標化合物α-氨基膦酸酯。?
在抗植物病毒活性方面:1997年,戴慶等(戴慶,?陳茹玉*.?N-對甲苯磺酰基-α-氨基膦酸及其單酯的合成及活性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97,?18,?1992-1994)以乙酰氯為溶劑,烷氧基二氯化磷、芳醛和對甲苯磺酰胺發生類Mannich反應,再經水解得到了N-對甲苯磺酰基-α-氨基膦酸及其單酯。并且采用半葉枯斑法對所合成的該類化合物進行抗煙草花葉病毒(TMV)生物活性測試,生物活性測試結果表明,其中部分化合物在藥劑濃度為500?μg/mL時,對煙草花葉病毒(TMV)的抑制率分別達50%和53%,藥效優于對照藥商品化藥劑NS-83。2003年,宋寶安等(宋寶安,蔣木庚,吳揚蘭,何湘瓊,楊松,金林紅,劉剛,胡德禹.?N-對三氟甲基苯基-α-氨基膦酸酯的合成、晶體結構及生物活性,有機化學,2003,?23,?967-972)采用取代苯甲醛、4-三氟甲基苯胺、亞磷酸酯為原料,“一鍋法”合成了含氟α-氨基膦酸酯類化合物。對所合成的化合物進行了抗煙草花葉病毒(TMV)田間生物測試,結果表明,該類化合物具有較好的抑制TMV活性,其中化合物(二乙酯(4-氟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基)膦酸酯在0.0005%濃度下對TMV防效達到了67.3%。2006年,徐應淑等(Yingshu?Xu,Kai?Yan,Baoan?Song*,Gangfang?Xu,Song?Yang,Wei?Xue,Deyu?Hu,Ping?Lu,Guiping?Ouyang,Linhong?Jin,Zhuo?Chen.?Synthesis?and?Antiviral?Bioactivities?of?α-Aminophosphonates?Containing?Alkoxyethyl?Moieties.?Molecules,?2006,?11,?666-676)以取代芳胺或取代苯并噻唑胺,取代苯甲醛和亞磷酸烷氧酯為原料,在微波促進下一鍋法合成了12個α-氨基膦酸酯類化合物。生物活性測試結果表明,在濃度為500?μg/mL時,該類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煙草花葉病毒(TMV)活性,其中化合物二(2-甲氧乙基)(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基)膦酸酯在500?μg/mL濃度下對TMV治療活性達到了56.5%。2008年龍寧等(NING?LONG,?XUE-JIAN?CAI,?BAO-AN?SONG,*?SONG?YANG,?ZHUO?CHEN,?PINAKI?S.?BHADURY,?DE-YU?HU,?LIN-HONG?JIN,?AND?WEI?XUE.?Synthesis?and?Antiviral?Activities?of?Cyanoacrylate?Derivatives?Containing?an?-Aminophosphonate?Moiety.?J.?Agric.?Food?Chem.?2008,?56,?5242–5246)報道了由3,3-二硫甲基2-氰基丙烯酸酯(酰胺)和α-氨基膦酸酯在乙醇為溶劑下加熱回流得到系列含α-氨基膦酸酯類氰基丙烯酸酯(酰胺)類衍生物,并經抗煙草花葉病毒活性測試發現化合物3-甲硫基-3-(二正丁氧基膦酰基-1-苯基-甲氨基)-2-氰基丙烯酸甲酯具有很好的抗煙草花葉病毒治療活性(在500?μg/mL濃度下為60.2%,對照藥劑寧南霉素為5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85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