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沉淀過濾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97336.4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3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嗣 | 申請(專利權)人: | 顧建嗣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06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沉淀 濾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土木工程和環境保護工程所涉及的污水處理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的一種污水沉淀過濾池。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要求的提高,大多新建污水處理廠都要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許多已建的污水處理廠也要升級改造,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因此在設計建設過程中都涉及污水深度處理設施,目前,污水深度處理通常采用對二次沉淀池的出水經加藥混凝沉淀并過濾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磷等污染物,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后排放。
現有技術中的污水深度處理混凝沉淀過濾系統主要由混凝沉淀池和濾池等組成。其中,混凝沉淀池通常有加藥混合區、絮凝區、沉淀區、刮泥機、污泥回流系統等,是通過投加混凝劑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充分混合接觸并進而將其泥水分離的場所。加藥混合區、絮凝區的作用是使混凝劑與有機污染物質充分混合接觸,形成絮狀顆粒;沉淀區的作用是使泥水分離,處理后污水通過出水堰排出;刮泥機的作用是使沉淀的污泥有效的排出;污泥回流系統的作用是使部分排出的污泥回流到反應區,提高污泥混合接觸的效果。濾池常用是濾布濾池和砂濾池,由于濾布濾池占地面積小、水頭損失少,應用較多。濾布濾池由濾布盤和反沖洗系統組成,濾布盤的作用是對污水進行過濾,反沖洗系統的作用是清除濾布上的殘留物,保持濾布的清潔。經過加藥混凝沉淀過濾系統處理后污水中SS、P等污染物質均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在傳統的污水混凝沉淀過濾系統中,混凝沉淀和過濾是處在2個不同的構筑物,各池內部及之間的管渠或孔口連接產生的水頭損失一般會在2米以上,使污水處理廠總水頭損失增加很多,特別是現有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工程中,由于原有尾水排放預留水頭不多,往往需要2次提升。
在常規的污水混凝沉淀池中,需要將排出的部分污泥經泵回流至絮凝區,以提高池內污泥濃度,保證污泥沉淀效果,出水堰要有一定的自由跌落高度,防止后續處理或排放影響沉淀效果。
在常規的濾布濾池中,過濾方式分外進內出和內進外出2種,濾布反沖洗相應采用真空抽吸和水力沖洗兩種,真空抽吸由于吸頭外緣和濾布的密封較難處理,造成反沖洗耗水量較大,水力沖洗要求在沖洗時暫停被沖洗部分的過濾,降低了過濾有效面積。
以上幾種情況會造成污水處理成本增加,需要有一定的占地面積,特別在現有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中,對一些用地緊張、尾水排放預留水頭不多的項目,傳統的污水混凝沉淀過濾系統較難適應。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污水沉淀過濾池,實現占地面積小、水頭損失小、水池有效處理容積高以及便于運行管理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污水沉淀過濾池,實現占地面積小、水頭損失小、水池有效處理容積高以及便于運行管理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污水沉淀過濾池,包括池體,在所述池體的中心向外依次布置有混凝反應區、絮凝區和沉淀過濾區,所述混凝反應區和所述沉淀過濾區均為底面密封的環狀單元處理區,所述絮凝區為底面敞口的環狀單元處理區,所述絮凝區套設在所述混凝反應區的四周外側,所述沉淀過濾區套設在所述絮凝區的四周外側,所述混凝反應區的下部導通設置有一用于導入待處理污水的進水管,所述混凝反應區的上部與所述絮凝區的上部導通連接,所述絮凝區的下部與所述沉淀過濾區導通連接,所述沉淀過濾區的上部繞設有用于對所述沉淀過濾區的出水進行過濾的環形纖維過濾槽;所述污水沉淀過濾池還包括用于池底污泥收集、水面浮渣清除、環形纖維過濾槽反沖洗和污泥回流的刮泥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刮泥機包括轉動軸、刮泥板、撇渣板、真空泵、濾布反沖洗吸頭和污泥氣提回流管,所述轉動軸插設在所述池體的中心處,所述刮泥板連接在所述轉動軸的下部,所述撇渣板連接在所述轉動軸的上部,所述污泥氣提回流管和所述真空泵均設置在所述轉動軸上,所述污泥氣提回流管一端導通連接在所述沉淀過濾區的底部,另一端導通連接在所述絮凝區上,所述污泥氣提回流管與所述真空泵連接,用于將所述沉淀過濾區底部的污泥提升回流至所述絮凝區內,所述濾布反沖洗吸頭面向所述環形纖維過濾槽設置,所述濾布反沖洗吸頭與所述真空泵連接,用于對所述環形纖維過濾槽進行真空抽吸反沖洗,所述刮泥板、撇渣板、污泥氣提回流管、真空泵和濾布反沖洗吸頭均隨所述轉動軸做圓周運動。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絮凝區的上部朝內形成有布水槽,所述污泥氣提回流管導出污泥至所述布水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池體的上部外周側繞設有一環形的出水槽,所述環形纖維過濾槽通過管道將過濾后的水導通連接至所述出水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顧建嗣,未經顧建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73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呋喃偶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集成式一體化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