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95635.4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4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智遠;張子龍;劉勇清;張宏;王立健;徐云玲;馬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烏海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18/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600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查井 管道 周邊 沉降 回填 料及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氣候及其他因素,市政工程各種管道及井圈的回填因剛度系數變化存在下沉的通病,回填部分無法與路面有效銜接,同時現有回填管道、井圈、臺背等的施工工藝復雜,原材料浪費嚴重,成本較高,且各項試驗指標較難達到設計規范要求,易出現下降等病害而進行返工。
粉煤灰是一種質輕、多孔隙、顆粒均勻且具有一定水穩定性的無粘結性材料,其路用性能滿足公路施工規范的技術要求。粉煤灰具有重量輕、壓縮性小、滲透性好、摩擦系數大和強度高等優點,特別適用于軟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基的修筑,粉煤灰吸水量大、泄水能力強、施工壓實含水量要求范圍比較寬,給施工帶來方便,尤其是雨季施工更能體現出其優越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及其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由于氣候及其他因素,市政工程各種管道及井圈的回填因剛度系數變化存在下沉的通病,回填部分無法與路面有效銜接,同時現有回填管道、井圈、臺背等的施工工藝復雜,原材料浪費嚴重,成本較高,且各項試驗指標較難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該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是由下列重量份數比的原料制成的:水泥0.5%,DH-4003高效早強萘系減水劑0.005%,粉煤灰20%,原狀土79.45%。
進一步,該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的摻配比例設計流動度為148-168mm。
進一步,粉煤灰中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鋁Al2O3及三氧化二鐵Fe2O3的總含量>70%,燒失量≤0.75%,0.3mm篩孔通過百分率≥90%,0.075mm篩孔通過百分率≥81%,含水率<35%。燒失量不大于0.75%,粒徑小于0.074毫米的顆粒含量81%,最佳含水量為27.6%,最大干容量為1.15g/cm3。
進一步,水泥選用P.C32.5復合水泥。
進一步,原狀土使用前要將碎塊、石塊及大于10cm的硬土塊撿出,同時原狀土不得采用腐植土及雜植土。
進一步,該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回填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方法為:
人工清理回填的井圈、管道或橋涵周圍,檢查井及管道周邊要同時回填,高差不超過25cm;
在開挖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周邊做地基承載力或者原狀土地基承載力試驗,在地基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時,方可進行回填;
回填應分層進行,每25cm厚為一層,回填后用振動棒振搗均勻,密實無氣泡后,再進行下層回填;
回填完畢后,由工人進行抹面、整平處理,待終凝后進行養生。
進一步,當地基承載力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地基處理,直至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回填;
養生齡期為7天,養生到期后,檢測強度,強度合格后進行成品驗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的制備方法,該用于檢查井及管道周邊沉降的回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每八鍬原狀土摻和五鍬粉煤灰,每四十鍬粉煤灰摻和一鍬水泥,人工填加減水劑的摻配比例為水泥用量的1%;
步驟二,人工將原狀土、粉煤灰、水泥及減水劑拌和均勻。
進一步,過濕的粉煤灰應進行風干處理,過干的粉煤灰應在拌和前2~3d進行灑水悶料,將含水量調節到高于最佳含水量范圍5%~10%,施工時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3%~5%。
進一步,人工摻配時,需先用鐵鍬和水桶配合磅秤進行試配,以多次試配的經驗確定各原材料及含水量的摻入量,然后采用鐵鍬和水桶直接進行人工拌和,拌和要均勻,滿足設計流動度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烏海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經烏海市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56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