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相變實現熱量轉移的輸液管加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95172.1 | 申請日: | 2014-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1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串禾;宋雪瑞;黃鋒;李俊;陳佳佳;徐皓;張東凱;張艷梅;鄭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5/44 | 分類號: | A61M5/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44 重慶市沙坪壩***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相變 實現 熱量 轉移 輸液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冬天人體輸液用的利用相變實現熱量轉移的輸液管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對于患者輸液治療是一種普遍的治療手段和措施,臨床上用于給病人補充水分、能量以及輸入藥物,能夠快速有效地緩解、治愈病情。冬天人們在輸液治療疾病時,由于藥液溫度低,人體溫度高,經常發生輸液后出現新的疾病,這是一個長期渴望解決而又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
目前臨床使用的輸液裝置,大都沒有加熱設備,在冬季即使室內有取暖設施,室內溫度也很難超過20度,很多地方室溫在16度左右,更不用說在廣大農村地區室內無任何采暖設施的情況。這樣醫護人員在室溫下配藥,藥液溫度與人體溫度相差較大,藥液通過靜脈輸入人體后,病人會感覺冰涼不適,特別是需要大量快速補液時,病人會感覺渾身發冷,甚至寒顫等身體不適反應。如果在配藥時加熱會耽誤時間,而且如果加熱不均勻,藥液會出現質量問題,危及病人。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已有一些輸液管加熱裝置被提出,例如公開號為CN202505911.U的實用新型專利《輸液管加熱裝置》利用自發熱材料接觸空氣后自身發熱產生熱量對輸液管進行加熱,該方法雖然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但只能使用一次,造成大量的浪費,且在使用時間過長,藥物反應完后,就不再釋放熱量,不能保證藥液溫度,安全可靠性差。公開號為CN203001611.U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輸液管加熱裝置》利用內部設有S形通孔的電加熱板對輸液管內部藥液進行加熱,具有可以重復利用和加熱效果穩定的優點,但是這種方案耗費電能較多、不夠經濟,而且,由于該裝置直接與電源相連,內部的電熱元件溫度較高,安全性能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長久使用,效果穩定,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經濟合理且便于使用的輸液管加熱裝置。
所述目的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利用相變實現熱量轉移的輸液管加熱裝置,該裝置包括微型制冷裝置、加熱裝置和制冷劑軟管。所述微型制冷裝置包括微型空調外殼、微型風扇、制冷劑循環管路、微型盤管式蒸發器、微型轉子壓縮機、冷凝盤管、毛細管、進風口、出風口;所述加熱裝置包括鉸鏈、連接扣、加熱層、輸液管通孔、保溫層。微型制冷裝置和加熱裝置之間通過制冷劑軟管相連,制冷劑在兩裝置之間循環,制冷劑軟管外設有保溫層。
本發明通過一種利用相變實現熱量轉移的輸液管加熱裝置提高輸液管內藥液溫度的具體過程如下:
制冷裝置通電后微型轉子壓縮機和微型風扇開始工作,制冷劑循環開始:微型轉子壓縮機將氣態的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然后通過附有保溫層的制冷劑軟管送到冷凝盤管散熱后成為中溫中壓的液態制冷劑,經冷凝盤管與加熱裝置的導熱性能良好的加熱層進行熱交換,將熱量傳遞給輸液管內的藥液,藥液溫度升高,同時制冷劑液化,經毛細管進入微型盤管式蒸發器吸收周圍空氣中的熱量而汽化,氣態的制冷劑回到微型轉子壓縮機繼續壓縮,反復循環,最終輸液管內藥液的溫度達到并保持在某個溫度范圍內,滿足病人需要,減少病人和醫護人員的麻煩。在上述過程中,如果藥液流速恒定,那么裝置型號一旦確定,輸液管內的藥液溫度基本趨于不變,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和實驗,合理設計微型制冷裝置中各組件的參數,使藥液內的溫度接近但不超過人體溫度,這樣既能減少患者的冷刺激,使人體感到舒適,同時又不會對藥性產生影響,加快藥物吸收進而減少病人所遭受的病痛折磨,快速有效地緩解、治愈病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51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熱水器
- 下一篇:用于車頂的卡簧式出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