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體成型設備的上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90667.5 | 申請日: | 2014-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27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洪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黟縣越馳科技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30 | 分類號: | 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5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體 成型 設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磁體生產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磁體成型設備的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磁體是具有永磁性的磁鐵,其應用十分廣泛,尤其在某些電器設備中,磁體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元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與電磁元件產生相互作用力從而實現各種不同的目的,例如耳機等音響設備中就是利用磁體與電磁線圈的作用力產生震動從而發出聲音。正因為磁體的不可替代性使得其需求量巨大,然而傳統的磁體生產工藝大都是人工操作,生產效率低下,很難滿足市場需球,其中上料工序就是采用人工上料,操作人員首先把泥漿狀的原料灌入模具的型腔內,然后再將模具表面多余的原料刮除,整個過程都是徒手操作,這樣不僅上料效率低而且漿料會嚴重污損操作人員的雙手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磁體壓縮模具自動上料的磁體成型設備的上料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磁體成型設備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設置的第一運動單元,所述第一運動單元與支架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所述支架上還設有用于驅動第一運動單元往復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運動單元上設有第二運動單元,所述第二運動單元與第一運動單元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運動單元上設有用于驅動第二運動單元往復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運動單元上設有供料管路。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采用一系列的機械傳動配合,實現對磁體漿料的自動上料工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解放了人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位于供料工位時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位于等待工位時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刮板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二運動單元的立體局部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磁體成型設備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上設置的第一運動單元20,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與支架10水平方向滑動連接,所述支架10上還設有用于驅動第一運動單元20往復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上設有第二運動單元30,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與第一運動單元20豎直方向滑動連接,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上設有用于驅動第二運動單元30往復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上設有供料管路。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10上設有至少兩根相互平行的水平導桿11,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底部設有與導桿11構成滑動配合的導套21,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架10上的第一氣缸12,所述第一氣缸12平行于導桿設置,所述第一氣缸12的缸體與支架1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氣缸12的活塞桿121與第一運動單元20固定連接。
如圖2、3所示,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為平板狀且板面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的上板面與第一運動單元20上設置的至少兩個第二氣缸25的活塞桿相連,所述第二氣缸25豎直放置且活塞桿朝下,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的板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的下板面設有與空腔連通的出料孔,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的上板面設有與空腔連通的進料孔311,所述進料孔311通過軟管與供料泵連通。
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運動單元30由三層板疊合而成,其中上層板31上設有進料孔311,中間板32上開設有通孔,下層板33上開設有出料孔,所述進料空和出料孔均位于通孔的孔口區域內,所述通孔與上層板31和下層板33圍合成空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圖5中的中間層32上的通孔為圓形,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孔的形狀是根據模具上型腔的分布情況而定的,通孔可以是異型孔也可以是類似于分支狀的流道,其形狀只要能夠保證將漿料從進料孔引導至出料孔即可。
如圖2、3、4所示,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上還設有刮板22,所述刮板22呈條板狀且由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刮板22的長度方向與第一運動單元20的運動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所述刮板22的一條長邊通過鉸接軸23與第一運動單元20鉸接,所述第一運動單元20上還設有第三氣缸24,所述第三氣缸24垂直于鉸接軸23設置且缸體與第一運動單元20鉸接,所述鉸接軸23上設有垂直于鉸接軸23軸線的曲柄231,所述曲柄231與第三氣缸24的活塞桿鉸接,所述刮板22和第二運動單元30沿第一運動單元20的運動方向前后布置。所述刮板22可采用硬質橡膠或尼龍制成,保證刮板具有一定強度可以有效刮除多余漿料,同時又不會對模具造成磨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黟縣越馳科技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黟縣越馳科技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906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體視頻質量主觀評價結果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模塊化組合設計的工業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