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簡易鋼筋綁扎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86335.X | 申請日: | 2014-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21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昊;謝忻玥;徐峰;楊健;宋元斌;宮婷;梁晴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簡易 鋼筋 綁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用混凝土鋼筋網架綁扎器,具體涉及一種簡易新型的鋼筋綁扎器。
背景技術
在建筑和一些生產制造業,鋼筋的應用范圍都很廣。鋼筋在使用的同時多需要多條鋼筋橫縱交錯從而形成穩定的網絡立體結構,從而為建筑結構提供支撐和連接的載體。然而,鋼筋在需要形成交錯的網絡立體結構時,就需要對許多連接點進行綁扎,以使鋼筋的結構穩定,起到很好的支撐拉結作用。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鋼筋綁扎器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人工綁扎器,一類是電動的綁扎機。這兩類綁扎器各有利弊,也各有適用的范圍。
電動的鋼筋綁扎器適合用于綁扎量較大,且對綁扎精確要求相對較低的綁扎情況,不適用于對精確要求較高的情況。比如,在高鐵無砟軌道生產板制作中需要對鋼筋進行綁扎,同時鋼筋之間又要求絕緣,因而,綁扎的鐵絲是表面是一層有絕緣性的橡膠模,同時在鋼筋與鋼筋之間還需要墊一層橡膠圈以實現絕緣要求,這就需要人工對橡膠圈進行固定的同時再進行綁扎。電動綁扎器就不適用于這種情況。
因而,傳統簡單的人工綁扎工藝仍是需要的,但傳統的綁扎器就是簡單的魚鉤型結構,勾部不圓滑,綁扎之后難以將鋼絲剝離,勾部的尖端圓滑度也不夠,在使用中可能會戳破使用者的手,同時傳統的幫扎器只有直立的桿部,不利于使用者出力旋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簡易鋼筋綁扎器。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簡易鋼筋綁扎器,其特征在于,由勾耳、勾桿、T型手柄組成;所述的勾桿一端連接勾耳,另一端連接T型手柄,T型手柄與勾桿垂直。
所述的勾耳端部圓滑,勾尖向外傾斜,不與勾桿平行,且勾部長度為1~3cm。
所述的勾耳與勾桿)一體成型。
所述的勾桿長度為18~22cm。
所述的T型手柄長為14~16cm。
所述的勾桿與T型手柄焊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對傳統的綁扎器進行改進和完善,彌補了傳統的綁扎器中不足之處,手動的綁扎器雖然完全依靠人工,有時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但人工手動綁扎工藝的精確度和可靠度是電動的綁扎器無法替代的。這種發明適用于對綁扎精確較高的綁扎工藝進行效率的提高。本發明不僅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受傷,利用手柄高效率的對鋼絲進行卷繞和脫離,還可適應一些綁扎要求精度較高的工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鋼筋幫扎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勾耳1、勾桿2、手柄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簡易鋼筋綁扎器,由勾耳1、勾桿2、T型手柄3組成;所述的勾桿2一端連接勾耳1,另一端連接T型手柄3,T型手柄3與勾桿2垂直。
所述的勾耳1端部圓滑,勾尖向外傾斜,不與勾桿2平行,且勾部長度為1—3cm。該長度既易于鋼絲綁扎時容易脫落的問題,也可避免在脫離時緊貼在弧端。
所述的勾耳1與勾桿2一體成型。所述的勾桿2長度為18~22cm。
所述的T型手柄3長為14~16cm,剛好與一個成人的手掌寬度相近,且兩端長度相等,適合使用者往任意方向發力,有利于提高綁扎效率。所述的勾桿2與T型手柄3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63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壓架空線纜電能計量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控制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