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船舶近距離避碰裝置、傘、船暨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83808.0 | 申請日: | 2014-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85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琮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琮貴 |
| 主分類號: | B63B43/18 | 分類號: | B63B4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近距離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船舶近距離避碰裝置,是用于船舶躲避來船、漂來物、障礙物或碼頭設施碰撞的裝置,也可以臨時用作船舶驅動裝置。
遠射傘,屬于一種配置有傘體束縛裝置和打開裝置的傘或箏。
近距離避碰船,屬于一種裝備有避碰裝置、具有避碰功能的船只。
中部施力船舶避碰法,是通過牽引船舶使其躲避碰撞的方法。
阻力體牽引水阻力牽引船舶避碰和應急驅動方法,是通過牽引船舶,迫使其加速、減速、縮小轉彎半徑或橫向平移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一.[0002]在民船避碰和軍艦避彈領域,已經有了雷達、聲納、GPS/DGPS和AIS等用于及時發(fā)現(xiàn)來船、障礙物或飛彈的觀測和溝通技術,而且有了一些基于此類觀測和溝通技術的自動避碰技術和自動避彈技術。但是,對于造成近距離避碰失敗的兩個根本性的技術難題,至今未有妥善解決辦法。這兩個技術難題是:
(一)如何顯著縮小船舶轉彎半徑?
由于船舶貫性巨大,致使轉彎半徑巨大,因此只要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現(xiàn)有避碰技術無論是手動的、半自動的還是全自動的,實際上都只能稱之為“遠距離”避碰技術,較近距離內它們都無能為力。而海況惡劣、人為疏忽、轉向(轉舵)系統(tǒng)故障、監(jiān)測儀器失靈、資迅溝通不暢等意外情況難免會有發(fā)生,在此種意外條件下,發(fā)現(xiàn)碰撞危險時船舶距離往往已經成為“近距離”。只有找到顯著縮小船舶轉彎半徑的方法和裝置,才能使無論如何不可能避免碰撞的“近距離”,變成足以輕松躲避碰撞的“遠距離”。
(二)如何實現(xiàn)船舶快速橫向平移?
橫向平移是使靜止的船舶以直線運動方式脫離危險區(qū)域的方法,也是使無法轉向或來不及轉向的船舶以小半徑急轉彎方式迅速脫離危險航道的方法。
雖然人們已經制訂了許多操作規(guī)程,并且發(fā)明了一些用于及時發(fā)現(xiàn)和自動避讓來船的設備,但是船舶碰撞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而且其一部分是由于轉向系統(tǒng)臨時故障、失靈。此時,如果能有一個強大的橫向作用力施加于船舶,那么,船舶就能夠作出小半徑的急轉彎,或通過橫向平移而脫離險境/逃出生天!
但是,怎樣才能產生這樣一個強大的橫向作用力呢?
現(xiàn)代海戰(zhàn),導彈已經成為艦艇和航母的最大殺手,當電子儀器發(fā)現(xiàn)導彈來襲時,船舶除依靠防衛(wèi)火網攔截導彈之外,轉彎躲避也是最有效的避彈措施之一。但是,導彈可以通過預測船舶航行的軌跡而,而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船舶既不能橫向平移,又不能以很小的半徑突然急轉彎,因此導彈很容易準確預測船舶運動軌跡而準確命中目標。顯然,如果船舶能作急轉彎或橫向平移,那么導彈預測其軌跡的難度將大大增加,船舶成功躲避導彈的機率也將相應地大大增加。
但是,怎樣才能使船舶實現(xiàn)急轉彎或橫向平移呢?
二.民船在發(fā)動機和螺旋槳等動力裝置發(fā)生嚴重故障時尚可拋錨等待拖船返航,損失的僅僅是時間和金錢。而戰(zhàn)艦在動力裝置被敵方損毀時則會處于既不能戰(zhàn)、又無法躲的危險境地,即使有備用的動力裝置,在海戰(zhàn)條件下也無法立即安裝使用,而且備用動力裝置也會擠占船舶空間并減少載彈量。
能否找到一種可隨時用來頂替船舶原有驅動系統(tǒng)的便捷方法?
實施這種方法的裝置能否是體積小的、重量輕的、易操作的、可隨時啟動的?
三.目前,船舶(尤其是大型船舶)的剎車和倒車還遠遠談不上可靠性和敏捷性。
能否找到一種提升船舶剎車或倒車的可靠性和敏捷性的方法和裝置?
這種裝置是否能夠做到體積小、重量輕、易操作、在緊急狀態(tài)下可瞬間啟動?
四.無論船舶避碰還是避彈,都需要快速操作,而且最好能一鍵化操作或自動化操作。
能否將體積小、重量輕的裝置與電子監(jiān)測儀器和自動避碰系統(tǒng)相結合?
為了妥善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特提出以下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
一.船舶近距離避碰裝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
(一)船舶近距離避碰裝置的技術方案
1.船舶近距離避碰裝置的基礎方案:
具有阻力體、連接體和回收裝置,連接體的一端與阻力體連接,另一端與回收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琮貴,未經羅琮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38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