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介孔Y型分子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83417.9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915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雄厚;劉洪濤;胡清勛;趙曉爭;劉宏海;曹立;劉超偉;徐春艷;王寶杰;熊曉云;張莉;趙紅娟;王久江;段宏昌;高永福;王林;田愛珍;潘志爽;侯凱軍;曹庚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9/24 | 分類號: | C01B3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子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介孔Y型分子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第一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的制備:以硅源和鋁源為主要原料,以水為溶劑,合成反應,然后在25℃-100℃靜止老化5h-24h,得到第一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所述第一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的摩爾配比為(1-32)Na2O:Al2O3:(10-40)SiO2:(200-500)H2O;
步驟二,介孔Y型分子篩的制備:將硅源、第一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鋁源、晶種和堿液發生合成反應,生成第一凝膠體系,在25℃-50℃下攪拌1h-5h,再將第一凝膠體系轉至晶化釜中,在80℃-120℃晶化24h-48h,產物經過洗滌、抽濾、干燥得到介孔Y型分子篩,其中,所述第一凝膠體系的摩爾配比為(1-100)Na2O:Al2O3:(1-100)SiO2:(20-800)H2O,所述晶種為微-介孔Y型分子篩,晶種的加入量為第一凝膠體系中SiO2質量的1%-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第一凝膠體系的配比為(2-50)Na2O:Al2O3:(1-20)SiO2:(30-500)H2O。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晶種的加入量為第一凝膠體系中SiO2質量的1%-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包括硅酸乙酯、硅酸鈉、白碳黑、水玻璃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鋁源包括偏鋁酸鈉、氧化鋁、硫酸鋁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種為微-介孔Y型分子篩,該微-介孔Y型分子篩具有Y型分子篩的晶體結構,其主體結構為Y型分子篩,同時具有介孔,其總比表面積為700m2/g-720m2/g,其中介孔的比表面積為80m2/g-200m2/g,結晶度大于9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介孔Y型分子篩晶種通過下述的方法制備:
(1)、第二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的制備:以硅源和鋁源為主要原料,以水為溶劑,合成反應,然后在25℃-100℃靜止老化5h-24h得到第二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所述第二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的摩爾配比為:(1-32)Na2O:Al2O3:(10-40)SiO2:(200-500)H2O;
(2)、微-介孔Y型分子篩晶種的制備:以水玻璃為原料,依次加入第二Y型分子篩結構導向劑、模板劑、硫酸鋁和堿液,合成反應得到第二凝膠體系,在25℃-50℃攪拌1h-5h,再將第二凝膠體系轉至晶化釜中,在80℃-120℃晶化24h-48h,產物經過洗滌、抽濾、干燥得到微-介孔Y型分子篩晶種,其中,第二凝膠體系的摩爾配比為:(1-100)Na2O:Al2O3:(1-100)SiO2:(20-800)H2O:(0.01-10)有機模板劑;
所述有機模板劑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銨和/或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溴化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凝膠體系的摩爾配比為:(2-50)Na2O:Al2O3:(1-20)SiO2:(30-500)H2O:(0.1-5)有機模板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3417.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