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83077.X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5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鋼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蒲公英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種植方法,具體是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蒲公英,在江南被叫作華花郎,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堿、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活性成分,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國家衛生部新近將蒲公英列入藥食兩用的品種。?
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蒲公英的人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蒲公英的種植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造成了經濟效益下降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獲;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采用條播,澆足底水后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后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1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后各澆水追肥1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采用預防為主,清理掉地上部分枯黃后,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時倒茬輪作,第六步,收獲,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葉基部長至10-15厘米時,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降低了對野生蒲公英的采摘,保護生態。?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蒲公英的種植方法,包括選地整地、播種、除草、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收獲;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選地整地,選用向陽、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2施有機肥30000-40000kg,做畦待播,第二步,播種,在4-9月間播種,在5月下旬選用新種播種,直播,直播采用條播,澆足底水后按行距25-30cm開淺溝,畝用種500g,播后耙平地面即可,第三步,除草,每10天中耕除草1次,第四步,施肥澆水,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后各澆水追肥1次,第五步,防治病蟲害,采用預防為主,清?理掉地上部分枯黃后,選擇優良抗病品種,適時倒茬輪作,第六步,收獲,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葉基部長至10-15厘米時,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蒲公英的種植其產量低,質量低的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提高了產量和質量,降低了對野生蒲公英的采摘,保護生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鋼,未經何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30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四通連接器
- 下一篇:一種用于節能電機的導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