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延時選擇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83003.6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00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丹;郝軍明;潘勁東;史增博;陳雙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C11/4193 | 分類號: | G11C11/419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時云 |
| 地址: | 20120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延時 選擇器 | ||
本發(fā)明揭示了一種延時選擇器,所述延時選擇器包括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以及n個延時單元,每一所述延時單元分別選擇性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所述延時選擇器還包括選擇互連層,所述選擇互連層位于所述延時單元的上層互連層,通過所述選擇互連層實現(xiàn)所述延時單元的選擇性連接,實現(xiàn)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之間接入m個所述延時單元。本發(fā)明的所述延時選擇器通過對后段版圖(所述選擇互連層)的設計,不需要增加新的版圖,只需改變后段低成本的光罩,通過改變所述選擇互連層來實現(xiàn)不同所述延時單元的接入,實現(xiàn)靈活可變多階延時修整,并提高了延時精度,同時降低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延時選擇器。
背景技術
在靜態(tài)隨機存儲芯片設計初期,設計人員需要改變反饋路徑中的延遲選項來調制單路性能,來滿足設計的期望。存儲器編譯器(Memory Compiler),特別是高性能定制包(PEK)的設計要滿足當前高速大容量存儲陣列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精確的延遲修整技術方案,給電路設計更多空間。
對于片上系統(tǒng)中內嵌的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件,其周圍的支援電路對其性能影響不可忽視,同時工藝條件也會因滿足系統(tǒng)不同部分的性能而作出取舍,片上系統(tǒng)內置精確可變的延遲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得到最優(yōu)性能的產品。
因此,為了保證集成電路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精確可變的延遲修整方案已是一個必然選項。
在現(xiàn)有技術的延遲修整方案中,可控的延遲設計單元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通常的做法是由芯片外置管腳或者內部寄存器作為輸入,經(jīng)過一個多選項解碼電路選擇延遲單元,解碼電路的每個輸出都對應一個特定的延遲單元。然而,這種方案引入解碼電路,增加了版圖,同時導致了額外難以精確估計的延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延時選擇器,可以精確延遲,并節(jié)約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延時選擇器,所述延時選擇器包括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以及n個延時單元,每一所述延時單元分別選擇性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
所述延時選擇器還包括選擇互連層,所述選擇互連層位于所述延時單元的上層互連層,通過所述選擇互連層實現(xiàn)所述延時單元的選擇性連接,實現(xiàn)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之間接入m個所述延時單元,其中,n≥2,0≤m≤n。
進一步的,所述選擇互連層包括第一選擇互連線、第二選擇互連線以及選擇通孔,所述第二選擇互連線位于所述第一選擇互連線的上層互連層,所述選擇通孔用于連接所述第一選擇互連線和第二選擇互連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選擇互連線包括第一互連線、第二互連線、第三互連線,所述第一互連線、第二互連線、第三互連線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
n個所述延時單元位于所述第二互連線、第三互連線之間,并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
所述第二選擇互連線包括一短接線以及n組連接線,所述短接線跨越所述第一互連線、第二互連線、第三互連線之上,所述n組連接線分別用于將n個所述延時單元與所述第一連接線、第二互連線、第三互連線連接;
所述第一互連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三互連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
進一步的,所述延時選擇器還包括n組連接通孔,所述n組連接通孔用于連接所述n組連接線與所述n個延時單元,將所述n個延時單元連接到所述n組連接線中。
進一步的,所述延時選擇器包括兩個所述選擇通孔,所述兩個選擇通孔分別用于連接所述第一互連線與短接線、所述第三互連線與短接線。
進一步的,所述延時選擇器包括多個所述選擇通孔,所述多個所述選擇通孔連接所述第二互連線與短接線,并選擇性連接所述第一互連線與所述n組連接線、所述第三互連線與所述n組連接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830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